• rén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én fú yú shì

成语解释: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人浮于事

英文翻译:be overstaffed

人浮于事的意思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浮:1.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浮萍。油浮在水上。浮云。脸上浮着微笑。2.在水里游:他能一口气浮到对岸。3.在表面上的:浮土。浮雕。4.可移动的:浮财。5.暂时的:浮记。浮支。6.轻浮;浮躁:他人太浮,办事不踏实。7.空虚;不切实:浮名。浮夸。8.超过;多余:人浮于事。浮额。9.姓。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成语评论

人浮于事”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一家公司招聘了二十个实习生,但实际工作量只够五个人做,结果大家每天喝茶刷手机,这就是典型的人浮于事。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人多活少”的现象?通常是因为机构臃肿或任务分配不合理。

比如社区居委会组织垃圾分类宣传,原本三个工作人员就能完成的工作,却安排了十个人轮流值班。有人会问:“这会造成什么后果?”最直接的影响是工作效率降低,就像十个人挤在厨房煮泡面,反而容易打翻热水壶。

最近帮朋友公司做咨询时发现个有趣现象:技术部十个人里有六个在等测试结果,四个在修改同一份PPT。这让我想到另一个问题:“如何破解这种困局?”其实就像疏通堵塞的水管,关键要找到真正的堵点——可能是流程设计问题,也可能是岗位职责重叠。

有个创业团队的故事特别有启发性。他们最初八个人挤在车库办公时效率奇高,拿到融资搬进写字楼后反而开始扯皮推诿。这说明当物理空间扩大时,如果管理思维没跟上,人浮于事的症状就会像野草一样疯长。

观察这些年职场变化,我发现一个反常识现象:远程办公时代,人浮于事的情况反而有所缓解。因为工作成果变得可视化,就像渔民改用透明鱼缸捕鱼,谁在摸鱼一目了然。这或许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用技术手段让工作过程更透明。

最近看历史书发现,这个成语其实藏着管理学的永恒课题。明朝六部官员上千人却要等太监批红,现代企业设置七层审批流程,本质上都是同个问题的不同版本。解决问题的钥匙或许就藏在成语本身——让“人”与“事”重新建立真实连接,就像给生锈的齿轮涂上润滑油。

下次遇到同事抱怨“忙得脚不沾地”却看不见成果时,不妨想想是不是存在隐形的资源错配。毕竟在数字化转型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用数据分析找出哪些岗位是真正承重墙,哪些岗位只是装饰画。这或许就是古老智慧给现代人的特殊礼物。

人浮于事的造句

  1. 造句 我一直认为文山会海是人浮于事的公司作风表现之一。
  2. 造句 这次机构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提高办事效率。
  3. 造句 我们应该精简人浮于事的机构。
  4. 造句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技术公司还是个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年年亏本,表现欠佳的大集团时代的遗留物。
  5. 造句 机构改革,首先要解决人浮于事这个问题。
  6. 造句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这种状况必须彻底改变。亦作“人浮于食”。
  7. 造句 现在百业萧条,人浮于事的现象很严重。
  8. 造句 我们怎么能听凭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继续下去呢?
  9. 造句 虽然时下人浮于事,只要你是千里马,就不怕没有伯乐。
  10. 造句 我们不能容忍也负担不起人浮于事、设备闲置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