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óng róng bù pò
成语解释: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成语出处: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人举止不慌
繁体字形:従容不迫
英文翻译:take it leisurely and unoppressively
从:[cóng]1.依顺:顺从。盲从。从善如流。2.采取,按照:从优。3.跟随:愿从其后。4.跟随的人:侍从。仆从。5.参与:从业。从政。投笔从戎。6.由,自:从古至今。从我做起。7.次要的:主从。从犯。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姓。[zòng]1.古同“纵”,竖,直。2.古同“纵”,放任。
容:1.容纳;包含:容量。无地自容。这个礼堂能容两千人。2.宽容;原谅:容忍。大度容人。情理难容。3.允许;让:容许。不容分说。容我再想想。4.或许;也许:容或。辗转传抄,容有异同。5.姓。6.脸上的神情和气色:笑容。愁容。怒容。容光。病容。7.相貌:容貌。容颜。仪容。整容。8.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军容。市容。阵容。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迫:[pò]1.压制;硬逼:迫使。2.接近:迫近。3.急促:急迫。从容不迫。[pǎi]〔迫击炮〕一种火炮。用座钣承受后坐力,身管短,构造简单,重量较轻,初速小,主要用于高射界射击,射角通常在45˚以上,弹道弯曲,适用于射击遮蔽物后的目标和水平目标。
哎哟,今天咱们来聊聊“从容不迫”这个成语,到底咋用才地道?比如说,老王接到客户投诉电话,别人急得跳脚,他倒是翘着二郎腿,一句“问题不大,咱们慢慢捋”,三下五除二就把矛盾化解了——你瞅瞅,这不就是典型的从容不迫嘛!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从容不迫和临危不乱有啥区别?”哎,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前者更像是自带节奏感,比如运动员比赛时顶着压力还能精准投篮;后者更偏向紧急情况下的冷静,比如火灾现场组织逃生。一个像太极拳,一个像消防演习,懂了吧?
你猜怎么着?前两天我亲眼见着个活例子。楼下张婶家的猫卡在树上下不来,她家小孙子急得直哭。结果张婶端着杯热茶,慢悠悠掏出手机:“先拍个抖音,再找物业借梯子嘛!”嘿,这心态真给我上了一课——生活里的意外,有时候真得用“佛系”态度接招。
说到这儿,可能有年轻人要杠:“现在社会节奏这么快,从容不迫不会耽误事吗?”要我说啊,这就像炒菜掌握火候。你看那个米其林大厨,灶台上同时盯着五口锅,手上颠勺动作行云流水,嘴里还能跟客人唠嗑——这种高效中的从容,才是真本事。
不过话说回来,谁还没翻过车呢?上个月我赶着交方案,电脑突然死机。当时脑子一热差点摔键盘,后来硬是逼着自己深呼吸三次,跑去便利店买根冰棍啃完,回来居然想到新点子。所以说啊,从容不迫这事吧,就跟骑自行车似的,得先摔几次才能找到平衡感。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别把从容不迫和拖延症搞混喽!人家诸葛亮空城计那是胸有成竹,你要是在deadline前还刷短视频,那可就是自欺欺人了。记住喽,真正的从容,是心里有谱,手里有活,眼里有光!
下次遇到急事儿,先别急着抓耳挠腮。试试哼个小曲儿,把“急什么”当口头禅,说不定就能解锁新视角。毕竟老祖宗说的好嘛,欲速则不达——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