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uán wén yì cí
成语解释: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成语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传说不一致
繁体字形:傳聞異辭
英文翻译:different versions of hearsay
传:[chuán]1.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流传。由前向后传。古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2.传授:师传。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人。3.传播:宣传。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4.传导:传电。传热。5.表达:传神。传情。6.发出命令叫人来:传讯。把他传来。7.传染:这种病传人。8.姓。[zhuàn]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说名称):《水浒传》。《吕梁英雄传》。
闻: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异:1.有分别;不相同:异口同声。大同小异。日新月异。求同存异。2.奇异;特别:异香。异闻。3.惊奇;奇怪:惊异。深以为异。4.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5.分开:离异。异爨(亲属分家)。6.姓。
辞: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辞令。修辞。3.告别:辞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谢。辞职。5.解雇:辞退。他被老板辞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辞。不辞辛苦。
哎哟,说到“传闻异辞”这成语,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比如最近老张家的狗丢了,街坊邻居传得五花八门。有人说狗是被偷的,有人咬定是狗自己跳墙跑的,还有人神秘兮兮地说看到狗跟着外星人飞走了——你听听,这不就是典型的“传闻异辞”吗?说白了,同一件事经过几张嘴,愣是能变成完全不同的故事。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为啥总会出现这种‘一个瓜,百样切’的情况呢?”嘿,这事儿其实特有意思!就拿历史事件来说吧,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同一场战役在不同地区的文献里就有出入。有些是记录者视角不同,有些纯粹是口口相传时添油加醋了。就像现在网上吃瓜,同一个热搜底下能冒出十八种版本,你懂的。
不过依我看啊,传闻异辞未必全是坏事。记得前年村里发洪水那会儿,有人说上游大坝要垮,有人说只是常规泄洪。虽然消息满天飞,但大伙儿互相提醒着往高处撤,最后反倒避免了伤亡。你看,不同版本的信息有时候能让人多留个心眼儿,这不就是“兼听则明”的道理嘛!
要说这现象最逗的地方在哪?还得数那些影视剧翻拍!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拍过十几个版本,郭靖黄蓉的性格都快被改出花来了。有观众骂毁原著,也有年轻人觉得新版更带劲。要我说啊,这就像同一块布料被裁缝们剪裁成不同款式,有人喜欢经典版型,有人偏爱时尚设计,本质上都是对故事的二次创作。
下次再遇到传闻异辞的情况,咱不妨先别急着下结论。掏出手机查查官方消息,或者直接找当事人问问清楚。毕竟这年头信息爆炸,真假掺半的消息比超市里的促销标签还多。记住咯,保持点怀疑精神,但也不用活成杠精——凡事讲究个度,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