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èi
  • wéi
  • pèi
  • xi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èi wéi pèi xián

成语解释: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成语出处:《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故佩弦以自急。”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自我警戒

繁体字形:珮韋珮絃

英文翻译:Peiwei Peixian

佩韦佩弦的意思

佩:1.(把小巧的东西)带(挂、别、系等)在身上某一部分:佩刀。胸前佩着纪念章。腰间佩着一支手枪。2.心悦诚服:钦佩。3.古时系在衣带上的饰物:玉佩。

韦:1.皮革。2.姓。

佩:1.(把小巧的东西)带(挂、别、系等)在身上某一部分:佩刀。胸前佩着纪念章。腰间佩着一支手枪。2.心悦诚服:钦佩。3.古时系在衣带上的饰物:玉佩。

弦:1.弓背两端之间的绳状物,用其弹性以发箭:弓弦。2.乐器上经过摩擦、振动发声的线。3.钟表等的发条。4.连接圆周上两点的线段。5.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对着直角的斜边。

成语评论

佩韦佩弦”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咱们先拆开看看。战国时期有个叫董安于的官员,他性子急得像点了火的炮仗,就在腰带上系块熟牛皮(韦),提醒自己遇事要像牛皮般柔韧。还有个西门豹恰好相反,慢性子磨磨蹭蹭,干脆挂根绷紧的弓弦(弦),时刻暗示自己要雷厉风行。您瞧,这不就是老祖宗版的行为矫正法吗?

有人可能要问:这法子放到现在还好使吗?举个真实场景您就懂了。隔壁办公室小王说话直来直去,有次把客户怼得下不来台。后来他给自己定了规矩——每次想插话就摸三下茶杯,硬生生把急性子磨成了谈判高手。您看,现代人不用真佩韦弦,但把提醒物换成手机闹钟或便利贴,照样能达成自我修炼。

说到这儿,为什么古人非要借助外物?其实这跟咱们手机设闹钟提醒喝水一个理。性格就像呼吸般自然,光靠意志力改太难,得有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触发器”。就像健身教练常说的:把运动服放床头,起床踩到衣服的瞬间,锻炼几率能提高三成。

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年轻人玩的手账打卡、APP签到,骨子里都是“佩韦佩弦”的变种。上周见个自媒体博主,手机壳背后印着“说重点”三个大字——原来他直播总爱跑题,现在每次摸手机都跟烫手似的,说话立马变得条理清晰。这种接地气的改良版,可比生背成语管用多了。

说到底,这成语最妙的不是具体方法,而是那种主动给自己创造提醒机制的智慧。就像咱家姥姥常念叨的“怕忘事就在门把手上挂钥匙”,东西方智慧在这儿碰出了火花。下次遇到想改的毛病,与其干跺脚,不如找个有仪式感的小物件当“监督员”,保准比苦哈哈硬扛见效快。

您要是仔细琢磨,会发现这种自我提醒系统处处透着乐观——它相信人是可塑的,缺点不是铁板一块。就像玩陶艺,泥胚固然有软硬之别,但经过恰当拿捏,软的能塑出玲珑盏,硬的也能烧成青花瓷。关键得找准那个让自己“咯噔”一下的触发点,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给现代人的温柔启示。

"佩韦佩弦"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