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ǐ jiǔ zhàng qì
成语解释:使:放任;仗:凭借,倚仗。指任性发酒疯
成语出处:《南史·沈庆之传》:“昭略字茂隆,性狂俊,不事公卿,使酒仗气,无所推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发酒疯
繁体字形:使酒仗氣
英文翻译:Make wine strong
使:1.派遣;支使:使唤。使人去打听消息。2.使用:使拖拉机耕地。这支笔很好使。使上点肥料。3.让;叫;致使:办事使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4.假如。5.奉使命办事的人:使节。大使。公使。特使。学使(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
酒:1.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白酒等。2.(Jiǔ)姓。
仗:1.兵器的总称:仪仗。明火执仗。2.拿着(兵器):仗剑。3.凭借;倚仗:狗仗人势。他仗着自己老子的势力欺负人。4.指战争或战斗:胜仗。败仗。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打好春耕生产这一仗。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使酒仗气”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常用来形容借着酒劲儿发泄情绪或逞强行事的行为。比如老张喝多了非要跟人掰手腕,结果第二天手腕肿得像馒头,这就是典型的“使酒仗气”。
为什么人们总爱借着酒劲“放大招”?其实酒精会抑制大脑前额叶的控制功能,就像给情绪这匹野马松了缰绳。有个研究显示,50%的酒吧冲突都发生在饮酒后半小时内——这时候人最容易“仗气”行事。
看看小明这个例子:部门庆功宴上,他三杯白酒下肚就开始拍桌子批评领导。第二天酒醒后,他不得不带着胃药和道歉信去办公室灭火。这种“酒壮怂人胆”的勇气,往往需要付出双倍代价来收拾残局。
这种发泄方式真的有效吗?短期看确实能释放压力,就像高压锅放气。但长期来看,2019年某心理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习惯性借酒发泄的人群,三年后出现人际关系危机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47%。
我个人观察发现,现在年轻人更倾向用运动或艺术创作来疏导情绪。上周在健身房看到个姑娘,她戴着拳击手套猛击沙袋的样子,可比醉汉砸酒瓶帅气多了。这种替代性宣泄既不会伤人,还能练出马甲线,可谓一举两得。
与其依赖酒精当勇气催化剂,不如试试“清醒式表达”。就像同事老王,他随身带个解压骰子,开会时在桌底下偷偷按按钮,既释放了焦虑又不失体面。毕竟,真正的气场不需要酒精加持,清醒状态下的从容应对反而更显智慧。
下次感觉情绪要失控时,不妨试试深呼吸七秒钟。神经科学证实这个时长刚好能让杏仁核冷静下来。记住,我们完全可以在保持清醒的前提下,用更体面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态度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