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ǐ 使
  • jiǔ
  • z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ǐ jiǔ mà zuò

成语解释:见“使酒骂座”。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为人,刚直使酒。……武安遂怒,劾灌夫骂坐不敬,系居室。”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繁体字形:使酒駡坐

英文翻译:Drinking and swearing

使酒骂坐的意思

使:1.派遣;支使:使唤。使人去打听消息。2.使用:使拖拉机耕地。这支笔很好使。使上点肥料。3.让;叫;致使:办事使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4.假如。5.奉使命办事的人:使节。大使。公使。特使。学使(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

酒:1.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白酒等。2.(Jiǔ)姓。

骂:1.用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不打人不骂人。2.斥责:他爸爸骂他不争气。

坐:1.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请坐。咱们坐下来谈。他坐在河边钓鱼。稳坐江山。2.乘;搭:坐船。坐火车。3.(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向:这座大楼是坐北朝南的。4.把锅、壶等放在炉火上:坐一壶水。火旺了,快把锅坐上。5.(坐儿)同“”6.因……犯罪,触犯法律7.枪炮由于反作用而向后移动;建筑物由于基础不稳固而下沉:步枪的坐劲儿不小。这房子向后坐了。8.瓜果等植物结实:坐果。坐瓜。9.指定罪:连坐。反坐。10.形成(疾病):打那次受伤之后,就坐下了腰疼的病根儿。11.表示无缘无故:孤蓬自振,惊砂坐飞。

成语评论

使酒骂坐”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酒桌上的一场闹剧。比如有人喝多了,突然拍桌子瞪眼,指着朋友鼻子骂:“你这人就是自私!”旁边的人吓得筷子都掉了,心里嘀咕:“他平时挺和气啊,怎么一喝酒就变样了?”这时候就能用上这个成语——这不就是典型的“使酒骂坐”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发脾气有什么区别?”关键在“借酒”二字。老王参加同学聚会,三杯白酒下肚突然开始数落老同学:“当年要不是你抢我奖学金……”其实这事都过去二十年了。酒精像是个放大镜,把藏在心底的怨气全照了出来。这种情况用“使酒骂坐”就特别贴切,因为它点明了酒精对情绪的催化作用。

现代职场里也藏着这类故事。部门聚餐时,小张借着敬酒的机会,突然对领导说:“您上次那个决策根本不行!”空气瞬间凝固。第二天酒醒了,他红着脸给领导发消息道歉。这时候同事就会调侃:“你这算不算现代版使酒骂坐?”可见这个成语在今天的职场社交中依然有现实意义。

为什么人们酒后容易失态呢?从心理学角度看,酒精会降低大脑前额叶的控制力,就像给情绪野兽打开了笼门。但我觉得更深层的原因是,现代人平时戴着太多社交面具,酒杯成了暂时的“免罪金牌”。有人甚至故意多喝两杯,就为了说些平时不敢说的真心话。

不过要注意,“使酒骂坐”和正常表达诉求是两码事。比如夫妻俩好好商量家务分配,这很健康;但要是丈夫喝醉了摔碗骂人,那就是典型的使酒骂坐。关键区别在于有没有理性沟通的态度,以及是否伤害他人感情。

观察发现,越是性格压抑的人,酒后失控的概率越高。就像高压锅需要定期放气,平时积累的情绪总得找出口。所以与其说这个成语是批评醉酒者,不如看作提醒我们:定期清理情绪垃圾,比借酒发泄更明智。毕竟清醒时的真诚沟通,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下次在饭局上看到有人脸红脖子粗,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像面镜子,照出我们与情绪共处的能力。或许值得思考的是:如何在保持真诚的同时,又不让酒精成为伤人的借口?这大概就是传统文化留给现代人的生活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