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óu wáng jiàng xiàng
成语解释:王侯、武将和文臣。指古代统治阶级的上层代表势力
成语出处: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高官
繁体字形:侯王将相
英文翻译:Marquis general
侯:[hòu]闽侯(Mǐnhòu),地名,在福建。[hóu]1.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公侯。2.泛指达官贵人:侯门似海。3.姓。
王:[wáng]1.君主;最高统治者:君王。国王。女王。2.封建社会的最高爵位:王爵。亲王。王侯。3.首领;头目:占山为王。擒贼先擒王。4.同类中居首位的或特别大的:蜂王。蚁王。王蛇。花中之王。5.辈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强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称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将:[jiāng]1.副词。就要;快要:天将下雨。2.介词。把;拿:将革命进行到底。将功赎罪。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将军。4.带领;搀扶:将幼弟而归。扶将。5.做:慎重将事。6.休养;调养:将养。7.文言副词。又;且:将信将疑。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赶将上去。[jiàng]1.军衔名。将官。在校之上。2.泛指军官:将士。损兵折将。3.带;率领:将兵。[qiāng]请;希望:《将进酒》。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提到"侯王将相"这个成语,你脑海里是不是立刻浮现出古装剧里那些身披锦袍、头戴金冠的大人物?其实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本意是指古代王侯将相这些位高权重者,但现代人更常用它来比喻那些身处重要岗位的决策者。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某互联网公司CTO在技术选型会上力排众议,坚持采用新技术架构,这不正是"侯王将相宁有种乎"的现代版演绎吗?这里既保留了原意中关于决策权的核心,又巧妙嫁接到当代职场场景,让古老成语焕发新生机。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讲究平等,这个带有等级色彩的成语还有存在价值吗?其实关键在于理解角度。当我们说"侯王将相"时,重点不在于身份贵贱,而在于强调责任担当。就像社区志愿者协调防疫物资分配,虽然不是什么达官显贵,但同样需要"将相"般的决断力。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有趣之处在于它的"可塑性"。我曾在创业公司见证过,当团队面临重大抉择时,90后项目经理拍板时的果断,完全配得上"将相之才"的形容。这种古今意涵的碰撞,恰恰说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或许你会好奇:普通人如何培养这种决策能力?观察那些优秀的团队领导者就会发现,他们往往具备三个特质:快速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平衡多方诉求的智慧,以及为决定负责的担当。这些品质,才是"侯王将相"这个词在新时代的真正注脚。
回看历史长河,从诸葛亮"出师表"的忠贞,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襟,"侯王将相"们留下的不仅是功业,更是种精神坐标。当代人在职场或生活中,何尝不需要这种既果断又负责的处世智慧?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特殊馈赠。
当我们在会议室看到年轻主管从容部署任务,在社区见到业委会主任妥善调解纠纷,这些场景都在演绎着"侯王将相"的现代内涵。权力从来不是这个成语的核心,如何在各自位置上做出负责任的抉择,才是它穿越千年想要告诉我们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