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ng
  • xiàng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àng xiàng zhī qì

成语解释: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成语出处:《后汉书·贾复传》:“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称赞人

繁体字形:將相之器

英文翻译:An instrument of meeting

将相之器的意思

将:[jiāng]1.副词。就要;快要:天将下雨。2.介词。把;拿:将革命进行到底。将功赎罪。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将军。4.带领;搀扶:将幼弟而归。扶将。5.做:慎重将事。6.休养;调养:将养。7.文言副词。又;且:将信将疑。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赶将上去。[jiàng]1.军衔名。将官。在校之上。2.泛指军官:将士。损兵折将。3.带;率领:将兵。[qiāng]请;希望:《将进酒》。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器:1.器具:瓷器。木器。铁器。器物。2.器官:消化器。生殖器。3.度量:器量。4.才能;人才:大器晚成。5.器重。

成语评论

将相之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既有武将的勇猛果决,又有文官的谋略智慧,能胜任重要职位。比如公司里有个同事,既能带队冲锋完成项目,又能协调各部门矛盾,老板夸他:“小李真是有将相之器,团队交给他我放心!”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早就不分文武官职了,这成语还有意义吗?其实换个角度看,它强调的是综合能力。比如一位创业者,既要懂技术(武将的“实战力”),又要会谈判融资(文相的“大局观”),这种复合型人才反而更吃香。

历史上典型的例子是唐代的李靖。他年轻时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后来辅佐李世民时又展现出治国才能,甚至编写兵书传世。史书评价他“出将入相,功成身退”,简直就是成语的活标本。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疑惑:普通人怎么培养这种能力?我的观察是,关键在于打破思维定式。比如程序员学点心理学,销售经理研究数据建模——跨界带来的视角融合,往往比单点突破更有爆发力。

最近看到个有意思的案例:某小学班主任把数学课改造成“战略游戏”,让学生分组设计城堡攻防方案,既要计算物资分配(文),又要模拟战术对抗(武)。这种教育实验,或许就是在埋下“将相之器”的种子。

说到底,这个成语的价值不在复刻古代官制,而在提醒我们:解决问题往往需要多维度思考。就像玩魔方,只盯着一个面永远拼不成整体。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自问:“如果我是将军,会怎么冲锋?如果我是宰相,会怎么布局?”答案可能就在文武交织的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