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ǐ 齿
  • l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ì chǐ líng yá

成语解释:能说会道

成语出处: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俐齿伶牙。”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能说会道

繁体字形:俐齒伶牙

英文翻译:A sharp tongue

俐齿伶牙的意思

俐:见〖伶俐〗。

齿:1.牙12.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齿儿。梳齿儿。篦子缺了几个齿儿。3.带齿儿的:齿轮。4.并列;引为同类:齿列。不齿于人类。5.年龄:序齿。齿德俱尊。6.说到;提起:齿及。不足齿数(shǔ)。

伶:旧时指戏曲演员:伶人。名伶。坤伶。老伶工(年老有经验的演员)。

牙:1.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称牙齿,也叫齿。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成语评论

俐齿伶牙”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文绉绉的?其实它说的就是一个人特别会说话,反应快、表达清晰。比如,朋友聚餐时,小张总能三言两语化解尴尬场面,大家笑称他“长了个八面玲珑的嘴”——这就是“俐齿伶牙”的典型表现。

有人可能会问:“口才好就一定是优势吗?”举个反例:公司会议上,同事小王虽然说话滔滔不绝,但总爱打断别人,结果方案没通过,反而被领导批评“光会耍嘴皮子”。你看,俐齿伶牙若不用在正道上,反而容易弄巧成拙。这也提醒我们,表达能力的价值在于“有效沟通”,而非单纯展示技巧。

记得有次社区调解邻里矛盾,调解员阿姨既没引经据典,也没用华丽辞藻,只是用家常话把双方诉求理得明明白白。这让我想到,真正的“俐齿伶牙”未必需要锋芒毕露,有时候朴实的语言反而更有温度。就像盖房子,砖瓦水泥的扎实比雕梁画栋的浮夸更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口才成为加分项?观察那些受欢迎的沟通高手,他们往往有个共同点——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时不时点头回应。这种“带着耳朵的伶牙俐齿”才真正让人如沐春风。毕竟,会说话的本质不是自我表演,而是建立连接。

最后分享个亲身经历:有次帮亲戚调解家庭纠纷,我提前准备了五条理论依据,结果发现还没开口,当事人已经眼圈发红。后来干脆放下准备好的说辞,倒了杯茶静静听她倾诉,反而让矛盾迎刃而解。这件事让我明白,语言的力量不仅在于“说得好”,更在于“听得懂”。真正的高情商表达,应该是理性与共情的合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说话技巧固然重要,但比技巧更珍贵的,是话语里那份设身处地的真诚。就像老话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温暖人心的从来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字里行间透出的理解与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