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ǎn
  • yǎng
  • li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ǎn yǐ yǎng lián

成语解释: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和风气。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指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

繁体字形:儉以養亷

英文翻译:thrift nourishes modesty

俭以养廉的意思

俭:节省。与“奢”相对:勤俭建国。省吃俭用。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养:1.抚育,供给生活品:养育。赡养。抚养。养家。2.饲养动物,培植花草:养花。养殖。3.生育,生小孩儿。4.抚养的(非亲生的):养子。养父。养母。5.教育,训练:培养。教养。6.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7.保护修补:养路。

廉:1.廉洁:清廉。廉耻。2.(价钱)低;便宜:低廉。价廉物美。3.姓。

成语评论

俭以养廉”这个成语听起来文绉绉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用节俭的生活方式来培养廉洁的品格。举个例子,比如一位公务员平时习惯骑自行车上下班,吃饭自带便当,遇到有人送礼时,他可能会更果断地拒绝:“我习惯简单过日子,这些东西用不上。”这种日常的节俭行为,无形中帮他筑起了一道抵御诱惑的围墙。

有人会问:省吃俭用和廉洁有什么关系?其实道理藏在生活细节里。当一个人长期习惯克制物欲,对“拥有更多”的执念就会变淡。就像总穿平价衣服的人,不会因为看到名牌包而动摇原则;习惯了粗茶淡饭的人,面对豪华宴请反而觉得不自在。这种心理惯性,自然降低了被利益诱惑的概率。

北宋名臣包拯就是个典型。他担任端州知州时,当地特产端砚价值千金,但他离任时连块砚台都没带走。这种坚持不是突然的觉悟,而是源于他日常穿布衣、吃糙米的朴素作风。当简朴成为习惯,拒绝贵重礼物就成了理所应当的选择,就像吃惯家常菜的人不会贪恋满汉全席。

现代职场中,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我认识的一位审计主管,坚持不参加供应商组织的旅游活动。他说:“平时出差都选经济舱,突然让我坐私人游艇反而浑身难受。”这种由俭入奢的警惕性,恰恰是长期节俭生活培养出来的敏感度。就像味觉清淡的人更容易尝出食材变质,习惯简单生活的人对越界行为也更警觉。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俭以养廉”似乎有点反潮流。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贪腐案例都是从收受小礼物开始的。就像河堤上的蚁穴,最初可能只是觉得“收盒茶叶不算什么”。而始终保持节俭习惯的人,反而更容易守住“第一次拒绝”的防线。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留给现代社会的智慧——对抗诱惑的最好铠甲,往往藏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选择里。

俭以养廉的造句

  1. 造句 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2. 造句 俭以养廉是古代的一句格言,看来,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3. 造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廉,确是如此。
  4. 造句 臣寸衷寅畏,倍矢小心,俭以养廉,勤以补拙,不敢稍逾尺寸,时时以才智短浅,不克胜任为惧。
  5. 造句 黄,草字当头,扎根大地;俭,一生布衣,俭以养廉。
  6. 造句 古人除了崇尚“节俭以养廉”外,还特别提醒官员务必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7. 造句 在今天看来,还应该补充一句就是“俭以养廉”。
  8. 造句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寇母的遗训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9. 造句 勤以立身,勤能补拙,勤学好问,最后勤可成大业!俭存奢失,俭以养德,俭以养廉,然后俭可积累财富!勤俭之道,成功之道。世界勤俭日,当以勤俭为先,万代流传。
  10. 造句 在这个意义上,反浪费、治奢欲,不仅是省几个钱的事,更重在涵养“俭以养廉,俭以修德”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