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ǎn yǐ yǎng lián
成语解释: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和风气。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指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
繁体字形:儉以養亷
英文翻译:thrift nourishes modesty
俭:节省。与“奢”相对:勤俭建国。省吃俭用。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养:1.抚育,供给生活品:养育。赡养。抚养。养家。2.饲养动物,培植花草:养花。养殖。3.生育,生小孩儿。4.抚养的(非亲生的):养子。养父。养母。5.教育,训练:培养。教养。6.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7.保护修补:养路。
廉:1.廉洁:清廉。廉耻。2.(价钱)低;便宜:低廉。价廉物美。3.姓。
“俭以养廉”这个成语听起来文绉绉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用节俭的生活方式来培养廉洁的品格。举个例子,比如一位公务员平时习惯骑自行车上下班,吃饭自带便当,遇到有人送礼时,他可能会更果断地拒绝:“我习惯简单过日子,这些东西用不上。”这种日常的节俭行为,无形中帮他筑起了一道抵御诱惑的围墙。
有人会问:省吃俭用和廉洁有什么关系?其实道理藏在生活细节里。当一个人长期习惯克制物欲,对“拥有更多”的执念就会变淡。就像总穿平价衣服的人,不会因为看到名牌包而动摇原则;习惯了粗茶淡饭的人,面对豪华宴请反而觉得不自在。这种心理惯性,自然降低了被利益诱惑的概率。
北宋名臣包拯就是个典型。他担任端州知州时,当地特产端砚价值千金,但他离任时连块砚台都没带走。这种坚持不是突然的觉悟,而是源于他日常穿布衣、吃糙米的朴素作风。当简朴成为习惯,拒绝贵重礼物就成了理所应当的选择,就像吃惯家常菜的人不会贪恋满汉全席。
现代职场中,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我认识的一位审计主管,坚持不参加供应商组织的旅游活动。他说:“平时出差都选经济舱,突然让我坐私人游艇反而浑身难受。”这种由俭入奢的警惕性,恰恰是长期节俭生活培养出来的敏感度。就像味觉清淡的人更容易尝出食材变质,习惯简单生活的人对越界行为也更警觉。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俭以养廉”似乎有点反潮流。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贪腐案例都是从收受小礼物开始的。就像河堤上的蚁穴,最初可能只是觉得“收盒茶叶不算什么”。而始终保持节俭习惯的人,反而更容易守住“第一次拒绝”的防线。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留给现代社会的智慧——对抗诱惑的最好铠甲,往往藏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选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