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ǎn kě yǎng lián
成语解释: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成语出处:《宋史·范纯仁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指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
繁体字形:儉可養亷
英文翻译:thrift nourishes modesty
俭:节省。与“奢”相对:勤俭建国。省吃俭用。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养:1.抚育,供给生活品:养育。赡养。抚养。养家。2.饲养动物,培植花草:养花。养殖。3.生育,生小孩儿。4.抚养的(非亲生的):养子。养父。养母。5.教育,训练:培养。教养。6.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7.保护修补:养路。
廉:1.廉洁:清廉。廉耻。2.(价钱)低;便宜:低廉。价廉物美。3.姓。
“俭可养廉”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节俭的生活习惯,能培养一个人廉洁自律的品格。比如古代官员张伯行,常年穿布衣、吃粗粮,别人送礼一概不收,正是因为他把“省下来的钱”和“不该拿的钱”分得清清楚楚,时间久了,大家自然相信他的清廉。
有人可能会问:节俭和廉洁有什么关系?其实就像存钱罐装硬币一样——每次克制不必要的消费,都是在强化自我约束的能力。这种能力延伸到工作中,就会变成面对利益诱惑时的定力。比如现代职场中,习惯用公司打印纸写私人备忘的人,和坚持公私分明的人,前者更容易在灰色地带“顺手”越界。
我观察到,俭朴生活像一道防护栏。去年有位社区书记,把办公室的旧桌椅用了十几年不换,居民反而更愿意相信他不会挪用修缮基金。这种信任不是靠口号建立的,而是日复一日的细节积累。就像老话说的:“省下一分钱,守住一寸心。”
或许你会质疑:现在物质丰富,还需要这么抠门吗?其实重点不在花多少钱,而在培养知足的心态。我家邻居王阿姨退休金不低,但依然自己种菜、缝补旧衣,她说:“不是缺那点钱,是怕习惯了伸手要,哪天就分不清该不该拿。”这种思维方式,正是“俭可养廉”的现实注解。
说到底,节俭像种疫苗,提前在生活小事中培养抵抗力。当别人用新款手机攀比时,你选择够用就好;当同事报销虚开发票时,你坚持实报实销。这些选择看似微小,却像滚雪球般塑造着人格的重量。下次看到这个词,不妨想想:你今天的选择,正在雕刻明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