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cháo chū dòng
成语解释:倾:倒出;巢:巢穴。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成语出处:罗广斌《红岩》第六章:“哪怕是一点最小的风吹草动,触及了蛛丝牵动了蛛网,便会立刻引起这座巨大巢穴里的蜘蛛们的倾巢出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出动全部兵力
繁体字形:傾巢出動
英文翻译:turn out in full strength
倾:1.歪;斜:倾斜。身子向前倾着。2.倾向:左倾。右倾。3.倒塌:倾覆。大厦将倾。4.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倾箱倒箧。倾盆大雨。5.用尽(力量):倾听。倾诉。倾全力把工作做好。6.压倒:权倾朝野。
巢:1.鸟的窝,也称蜂、蚁等的窝:鸟巢。蜂巢。2.比喻盗匪等盘踞的地方:匪巢。倾巢出动。3.姓。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动: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倾巢出动”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整个巢穴的成员都出动了”,通常用来形容所有人或全部力量被调动起来做某件事。比如,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例子:
“听说商场今天有促销活动,附近的居民几乎倾巢出动,停车场都被挤得水泄不通。”这里用“倾巢出动”生动地描绘了人群大规模聚集的场景,甚至带点调侃的意味。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个成语是不是总用在负面语境里?其实不然。比如某公司为了攻克技术难题,全体员工倾巢出动加班加点,反而能体现团队凝聚力。关键在于观察行为背后的动机——如果是为了集体利益而合理调配资源,这个词就褪去了贬义色彩。
再举个更有趣的例子。小时候我家后院有棵李子树,某天突然爬满蚂蚁。父亲笑着说:“这些小家伙倾巢出动,怕是闻着熟透的李子味儿了。”这个生活化的场景说明,成语完全可以用在轻松诙谐的语境中,不必拘泥于严肃场合。
有人可能会困惑:既然“倾”有倒空的意思,用这个词会不会暗示孤注一掷的风险?确实如此。比如史书记载“守城将士倾巢出动追击残兵,反遭敌军偷袭大本营”,这里就暗含了决策失误的教训。所以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中的潜在风险提示。
我个人观察到,现代职场中“倾巢出动”的现象其实暗含效率陷阱。某个项目遇到瓶颈时,与其让所有部门扎堆开会,不如先让核心团队梳理问题。就像疏通河道,与其让所有挖掘机同时进场,不如先派勘探队找准淤塞点。
下次看到超市限时抢购的人潮,或是短视频里全村人帮邻居收庄稼的场景,不妨想想“倾巢出动”这个词——它既承载着集体行动的力量,也提醒我们要警惕盲目从众的羊群效应。这种语言的双面性,恰恰是中文魅力的绝佳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