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āng shuō bù liàn
成语解释:指只会说而不干实事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章:“那是天桥的把戏,光说不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只会说
繁体字形:光説不練
英文翻译:Talk without practice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悦”。[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练:1.白绢:江平如练。2.把生丝煮熟,使它柔软洁白:练丝。3.练习;训练:练兵。练功夫。练毛笔字。4.经验多;纯熟:老练。干练。熟练。5.姓。
“光说不练”这事儿,咱们身边可太常见了。比如老张总在茶水间嚷嚷“我要创业开奶茶店”,结果三年过去,他还在用同一套PPT跟人画饼。这让我想起成语“纸上谈兵”——赵括当年能把兵法倒背如流,真上了战场却一败涂地,这不就是典型的嘴上功夫比行动力强吗?
有人可能会问:为啥大家总爱空谈不行动?你看公司里的晨会就知道了。小李每次都说“这个月要优化流程”,可每次填报销单还是用着十年前的老模板。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用成语“坐而论道”来形容再贴切不过——就像几个书生围着火炉讨论怎么种地,说得头头是道,可谁也没下过田。
有次我跟做自媒体的朋友聊天,她突然蹦出句:“我现在就是‘叶公好龙’嘛,天天说想做深度内容,结果还是追着热点跑。”这话让我心头一震。原来光说不练这事儿,有时候连当事人自己都门儿清,就是改不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个毛病。
不过我发现个有趣现象:那些真正做成事的人,反而很少把计划挂在嘴边。就像隔壁王阿姨,从没听她说过要减肥,但人家愣是每天五点晨跑,三个月瘦了二十斤。这让我想起《道德经》里那句“大音希声”,有时候行动本身比豪言壮语更有说服力。
说到底,“光说不练”和“知行合一”就像硬币的两面。与其在朋友圈立flag,不如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先干半小时。毕竟生活这场考试,考官可不会因为你答题思路清晰就给分,卷子上写了正确答案才算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