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ù shèng chāo fán
成语解释: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成语出处:唐 吕岩《七言之二》:“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胜弗为难。”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思想或修养
繁体字形:入聖超凡
英文翻译:transcendental
入:1.进去。与“出”相对:入场。入冬。2.参加:入伍。入团。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岁入。5.入声。
圣:1.最崇高的:圣地。神圣。2.称学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圣手。诗圣。3.指圣人:圣贤。4.封建社会尊称帝王:圣上。圣旨。5.宗教徒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圣经。圣灵。6.姓。
超:1.超过:超额。超龄。超音速。一连超了两辆车。2.超出(一定的程度或范围):超级。超高温。超一流。3.在某个范围以外;不受限制:超自然。超现实。超阶级。4.跳跃;跨过:挟泰山以超北海。5.姓。
凡:1.平凡:凡庸。自命不凡。2.宗教迷信和神话中称人世间:思凡。下凡。3.姓。4.凡是:凡年满十八岁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5.总共:不知凡几。全书凡二十卷。6.大概;要略:大凡。发凡。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4”。见〖工尺〗。
“入圣超凡”这个词,乍一听像是武侠小说里的境界——主角历经磨难,终成一代宗师。但现实中,什么样的人配得上这个评价?一位深山修行的隐士,还是一位突破人类认知的科学家?其实答案可能比想象中更接地气。
某次参观科技馆时,解说员指着一台老式计算机说:“冯·诺依曼当年提出存储程序概念时,在同行眼中就像突然打通任督二脉。”这让我恍然大悟:所谓超凡,不过是凡人将某个领域钻研到极致的状态。就像邻居张叔能把自行车零件组装成灌溉装置,在村民眼里何尝不是“鲁班再世”?
有人问:“普通人如何触及这种境界?”敦煌壁画修复师李云鹤的故事或许能说明问题。87岁高龄仍每天工作8小时,六十余年修复4000平方米壁画。当记者惊叹他“如有神助”时,老人摆摆手:“不过是把描线笔当筷子使了半辈子。”这种将技艺融入生命的坚持,或许就是俗世中的“超凡”真谛。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神化“入圣”可能带来认知偏差。去年某院士婉拒媒体“当代爱因斯坦”的称号时说:“科学是集体智慧,我的突破建立在30个失败课题基础上。”这提醒我们:超凡表现背后,往往是持续积累与适时突破的结合,而非突然的“顿悟”。
在健身房见过有趣一幕:新学员对着能做单臂引体的大叔惊叹“非人类”,教练却指着训练日志说:“他坚持了1900天打卡。”这或许揭示了一个真相——所谓超凡脱俗,不过是把普通事做到不普通的程度。当专注力与时间产生化学反应,凡人也能在特定领域绽放神性光芒。
看着窗台上那盆养了三年终于开花的君子兰,忽然觉得成长本就是个“入圣”过程。每个突破常规的瞬间,都藏着日复一日的积累与等待。或许真正的超凡,不在于抵达怎样的高度,而在于始终保持向上突破的那股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