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āo fán chū shì
成语解释:超越凡俗,离开尘世。
成语出处:元·马钰《清心镜·叹世》“厮是非,讲闲气。岂悟修行,超凡出世。”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不同一般
繁体字形:超凡出丗
英文翻译:Extraordinary
超:1.超过:超额。超龄。超音速。一连超了两辆车。2.超出(一定的程度或范围):超级。超高温。超一流。3.在某个范围以外;不受限制:超自然。超现实。超阶级。4.跳跃;跨过:挟泰山以超北海。5.姓。
凡:1.平凡:凡庸。自命不凡。2.宗教迷信和神话中称人世间:思凡。下凡。3.姓。4.凡是:凡年满十八岁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5.总共:不知凡几。全书凡二十卷。6.大概;要略:大凡。发凡。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4”。见〖工尺〗。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哎哟喂,说到“超凡出世”这成语啊,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神仙下凡”那种玄乎劲儿。但说白了,它其实更像是在形容一种“突破常规”的状态——比如隔壁老王突然放弃高薪工作去山里种树,这事儿够不够“超凡”?绝对算啊!毕竟在996卷生卷死的时代,能跳出框架活出自我,那可不就是“出世”了嘛。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了:那“超凡出世”和普通的“特立独行”有啥区别?问得好!重点就在“超凡”二字上——不是说随便搞点标新立异就叫超凡,得是那种从骨子里透出境界突破的事儿。举个栗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人家可不是消极躺平,而是把种地写出了“采菊东篱下”的诗意,这种精神层面的升华才配得上“超凡出世”的称号。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前阵子马斯克发火箭回收成功那事儿。你说这算不算另一种维度的“超凡出世”?毕竟人类千百年来都觉着用完就扔的火箭,硬是被他整出了循环利用的套路。这波操作不仅突破技术天花板,还重新定义了航天业的游戏规则,完美诠释了“用科技打破常规”的现代版超凡精神。
不过话说回来,咱普通人咋在日常里活出点“超凡”感呢?别急!你品,你细品——楼下张阿姨每天五点起床打太极,二十年雷打不动。这种在浮躁社会里守住内心节奏的坚持,谁说不是平凡生活中的“出世”之道?要我说啊,真正的超凡未必非得惊天动地,能在自己的赛道上跑出专属节奏,照样能活出“虽在人间,已非凡尘”那味儿。
最近刷到个挺有意思的案例:故宫文创团队把《千里江山图》做成AR互动展。传统文化和数字科技这么一碰撞,嘿!立马让古画“活”出了二十一世纪的新形态。这种既扎根传统又突破形式的创新,不就是文化领域的“超凡出世”吗?看得我都想给策划团队竖大拇指了。
最后扯句实在的,现在年轻人总说“躺平”“摆烂”,其实骨子里谁不想活出点超凡感?关键是要找到那个既突破常规又不脱离实际的平衡点。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看着在深山老林闭关修炼,出关后照样能在江湖里行侠仗义——这种“入世中的出世”,或许才是当代人最值得琢磨的生活哲学。
突然想到元宇宙概念最近火得不行。你说要是哪天真能像《头号玩家》那样在虚拟世界重建社会规则,算不算人类集体玩了一把“超凡出世”?不过这事儿吧,咱还是得边走边看,毕竟技术再炫酷,最后还得看能不能让现实生活变得更带劲儿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