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ā zhuān xué shì
成语解释:八砖:八行砖。指懒惰的人
成语出处:唐·李肇《翰林志》:“唐时冬中日影及五砖为入署办公之候,李程官翰林学士,性懒,日过八砖乃至,时号‘八砖学士’。”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懒人
繁体字形:八磚壆士
英文翻译:Eight brick bachelor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砖:1.用土坯烧成的(也有用其他材料制成的)建筑材料:砖瓦。2.像砖的东西:茶砖。冰砖。
学: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6.姓。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哎哟喂,今天咱来唠唠“八砖学士”这个成语。你别说,这词儿乍一听还以为是夸人学问深呢,结果一查词典——嚯!原来是形容那些肚里没几滴墨水,偏要装得学富五车的主儿。举个栗子,老王在饭局上张口闭口“量子力学指导炒股”,结果连薛定谔的猫是啥品种都说不清,这不就是活脱脱的八砖学士嘛?
等等,这成语到底想表达啥核心问题?说白了就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社会现象。现在网上不是流行“人均懂王”吗?比如某位博主看了两篇科普文,立马开直播教人核反应堆DIY,评论区还一堆人喊“大神”。这种现象啊,就像拿着八块砖头冒充博士帽,风一吹就露馅儿了。
要我说啊,这事儿得辩证着看。您瞅现在信息爆炸,谁还没点知识焦虑?但关键得明白“知之为知之”的道理。前阵子见过个小年轻,面试时把“区块链”说成“乐高积木式记账法”,虽然比喻不准确吧,但人家老老实实补了句“这是我个人理解,可能不专业”。您猜怎么着?面试官反而觉得这孩子踏实!
这里头藏着个有意思的对比:同样是半懂不懂,有人硬装专家翻车,有人坦诚相待反而加分。所以说啊,八砖学士的问题不在知识量,而在态度。就像我家楼下张大爷,天天拿着放大镜研究《时间简史》,逢人就问“您说这黑洞能当垃圾处理站不?”——虽然想法清奇,但人家那股子求知欲可比某些“伪专家”可爱多了。
说到底,学习就像爬山,半山腰的风景也有看头。怕就怕举着八块砖头非说自己在珠峰,这不耽误自己也误导别人嘛!要我说,与其当个“八砖学士”,不如做个“好奇宝宝”——知道就说知道,不懂就问清楚,这年头谁还嫌好学的人寒碜呢?您说是这个理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