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 xué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ng lí xué shì

成语解释:指博学之士。

成语出处:《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直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至曙而来,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青藜壆士

英文翻译:Bachelor of quinoa

青藜学士的意思

青:1.黑色:青布。青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4.青年:老中青。5.青海的简称。

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子略呈三角形,花小,黄绿色。嫩叶可以吃。全草入药。也叫灰菜。

学: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6.姓。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成语评论

青藜学士”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咱们先拆开看看。青藜,指的是古人读书时用的油灯或拐杖;学士,就是有学问的人。合起来,它其实在夸一个人既勤奋好学,又有真才实学。比如你看到同学熬夜研究数学题,还能把复杂公式讲得通俗易懂,这时候就能说:“你这青藜学士的劲儿,真让人佩服!”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书呆子”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青藜学士”不仅强调用功,更看重学问的实用性。比如公司里有个程序员,白天写代码,晚上还自学心理学帮助团队沟通。同事夸他:“你这青藜学士的本事,把技术和人情都玩明白了!”——你看,这里既认可他的努力,又点赞他学以致用的能力。

历史上有个经典案例:明朝的王阳明被贬贵州时,白天处理公务,晚上在山洞里研究心学。当地百姓看他油灯彻夜不灭,感叹道:“这位青藜学士,怕是要悟出大道理!”后来他果然创立了心学体系。这说明真正的“青藜学士”不仅能吃苦,更能在实践中找到学问的突破口。

现在社会还需要这种精神吗?我觉得特别需要。刷短视频能快速获取信息,但系统学习才能培养深度思考。就像朋友小张,每天雷打不动读1小时建筑史,三年后竟从会计转行成了古建修复师。这种“青藜学士”式的坚持,在快节奏时代反而成了稀缺品。

有个误区要注意:盲目追求学习时长不等于“青藜学士”。见过有人每天打卡图书馆却只是摆拍,这就像买了青藜灯却不点着。真正的精髓在于专注和思考,比如老教授退休后还在田间地头研究土壤改良,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状态,才是成语真正的精神内核。

下次遇到持续精进的人,不妨用“青藜学士”夸夸他。这个词自带画面感——油灯映照下的专注身影,既有古风韵味,又暗含对现代人持续成长的期待。毕竟在这个知识迭代飞快的时代,能保持学习热情并创造价值的人,永远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