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ōng míng zhèng dà
成语解释:公正无私,光明磊落。
成语出处:清·陈确《翠薄山房帖》:“若一本于公明正大之心,则岂直如此而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公明正大
英文翻译:work in just ways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公明正大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老派?其实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比如公司里评选年度优秀员工,领导提前公开了评选标准和投票流程,整个过程透明得像玻璃一样,大家心服口服。这种时候,你就能感受到公明正大的力量——规矩摆得明明白白,谁也不用担心暗箱操作。
有人可能会问:公明正大和"公正无私"有什么区别?其实前者更强调行为的公开性和光明磊落。就像小区物业要涨管理费,如果先在公告栏贴出详细的成本清单,再挨家挨户发调查问卷,最后开业主大会表决,这个流程就比单纯说"我们是为业主好"更有说服力。
记得去年社区改造健身广场时,施工方把设计图纸和预算表直接贴在居委会墙上。遛弯的王大爷发现排水系统设计有问题,带着老花镜写了三页建议书。后来施工方案真的修改了,现在下雨天广场再也不积水。这个案例让我想到,公明正大不只是种姿态,更是能产生实际价值的处事智慧。
在自媒体时代,这个概念其实有了新内涵。某网红餐厅被曝使用过期食材,老板没有删帖控评,反而直播带网友查看后厨,承认管理疏漏并公布整改方案。这种"翻车现场"的坦诚,意外让店铺口碑逆势回升。可见公明正大不再是刻板的道德说教,而是现代商业社会的生存策略。
不过要做到这四个字确实需要勇气。就像教师当着全班面批改随堂测验,既要承受可能出错的压力,也要接受学生的即时反馈。但正是这种"把牌摊在桌上打"的坦荡,反而能赢得更多信任。说到底,公明正大不是要当圣人,而是用透明的方式降低人与人之间的猜疑成本。
有年轻朋友跟我聊过:现代社会这么复杂,公明正大是不是太理想化了?我的观察是,越是信息混杂的环境,明确的行为准则反而越能提高沟通效率。就像网购平台的"保价协议",明明白白写在交易规则里,既保护消费者,也让商家避免纠纷。这种双赢的设计,正是公明正大思想的现代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