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īng qiáng zé miè
成语解释: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
成语出处:《列子 黄帝》:“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按今本《老子》作“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不能用兵
繁体字形:兵強則滅
英文翻译:an arrogant army tends to be destroyed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则:1.规范;榜样:以身作则。2.规则:细则。3.效法:则先烈之言行。4.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表示转折关系:欲速则不达。5.是;乃是:此则余之过也。6.与“作”义相近,宋、元、明小说戏曲里常用:则甚(作什么)。不则声。7.量词。用于成文的条数:试题三则。新闻两则。
灭:1.熄灭(跟“着(zháo)”相对):火灭了。灯灭了。2.使熄灭:灭灯。灭火。3.淹没:灭顶。4.消灭;灭亡:自生自灭。物质不灭。5.使不存在;使消灭:灭蝇。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
“兵强则灭”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矛盾——军队强大反而容易失败?其实它讲的是物极必反的道理。比如战国时期秦国横扫六国,靠的是精兵强将,但后来严刑峻法、过度扩张,反而激起民变,最终二世而亡。这就像气球吹得太满会爆炸,为什么“强大”反而成了弱点?因为过度依赖单一优势会忽视其他风险,就像只盯着拳头却忘了脚下还有绊脚石。
再看现代商业案例:某手机巨头曾靠硬件技术独占市场,但执着于“性能最强”的标签,忽视了用户体验和软件生态。结果消费者逐渐转向更人性化的品牌。企业如何避免“强到极致反而脆弱”?关键要在核心竞争力的周围搭建“缓冲带”,比如技术强的公司同时培养服务意识,就像武术高手既练拳脚也修心性。
生活中也能看到类似现象。有人工作能力极强,却因过度加班拖垮身体;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到满分,反而导致亲子关系破裂。个人如何把握“强”的尺度?我的观点是:真正的强大不是“永不弯曲”,而是像竹子那样有韧性。允许自己偶尔示弱,反而能腾出空间应对突发挑战。
这个成语还藏着更深层的智慧:事物发展总在动态平衡中。就像种树,肥料太多会烧根,阳光太烈会晒蔫。古人说的“月满则亏”也是这个逻辑。那我们是否要故意保留缺陷?恰恰相反,重点在于保持觉察。当发现某个方面过于突出时,主动补足其他维度,就像厨师做菜不会只放盐,哪怕盐是调味之王。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现代社会推崇“做到极致”,但“兵强则灭”提醒我们警惕线性思维。与其追求某个指标的绝对优势,不如构建相互支撑的系统。比如健身不只练肌肉还要练柔韧,创业不光拼速度更要建壁垒。在高速变化的时代,懂得适时调整重心,可能比单纯“变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