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ó fù bīng qiáng
成语解释: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國富兵強
英文翻译:A country rich and powerful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富:1.财产多(跟“贫、穷”相对):富裕。富有。富户。农村富了。2.使变富:富国强兵。富民政策。3.资源;财产:富源。财富。4.丰富;多:富饶。富于养分。5.姓。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说到“国富兵强”,很多人会想到古代强盛的王朝。比如汉武帝时期,国库充盈到可以连续发动对匈奴的远征,同时还能修建河西走廊的驿站体系。这时候有人要问:有钱有兵就能永远强盛吗?其实不然,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同样符合国富兵强标准,但后期节度使制度失控反而引发安史之乱。这说明光有经济军事硬实力还不够,制度设计这个软实力同样关键。
现代新加坡就是个典型例子。这个城市国家既没有战略纵深也没有天然资源,却通过打造全球金融中心和建设高科技军队实现双重保障。他们的樟宜海军基地常年停泊着各国军舰,而淡马锡控股在全球投资市场翻云覆雨。这引出一个问题:小国如何做到国富兵强?答案在于找准自身定位,把地理劣势转化为枢纽优势,用智慧弥补先天不足。
我个人观察发现,很多企业的发展轨迹也暗合这个成语。某国产手机品牌最初靠性价比打开市场(国富),等积累足够资金后立即投入自主研发芯片(兵强),这种"先赚钱再造枪"的策略让他们在贸易战中躲过了被卡脖子的危机。反过来看,某些资源型国家虽然坐拥石油金山,但轻武装重享乐的选择,最终在地区冲突中吃了大亏。
值得警惕的是历史上有太多反面教材。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宝船舰队冠绝全球,白银流入如潮,但重文轻武的风气让卫所兵制逐渐腐化。等到倭寇横行时,竟然需要戚继光重新训练新军才能解决问题。这揭示了一个常被忽略的真相:兵强不只是武器装备,更是军事体系的持续革新能力。
站在普通人的视角,国富兵强不只关乎GDP数字或航母数量。疫情期间各国防疫物资的快速调配、灾难时军队的高效救援,这些民生层面的"肌肉力量"同样重要。就像瑞士军刀那样,锋利刀刃需要配上坚韧刀柄才能发挥作用,国家的钱袋子和枪杆子也要配套使用才有意义。
未来的世界格局中,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领域正在改写国富兵强的内涵。以色列用网络安全技术同时创造经济价值和国防能力,这种"科技双刃剑"的发展模式或许会成为新趋势。毕竟在数字经济时代,代码库和导弹库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而真正的强国已经开始在虚拟战场排兵布阵。
说到底,国富兵强不是终点而是过程。就像健身达人既要保证营养摄入又要科学训练,国家发展也需要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之间找到动态平衡。那些既能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又能锻造倚天剑守护家园的国度,才可能在历史长河中持续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