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èi
  • wài
  • ji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èi wài jiā jī

成语解释:夹:从两方面来的。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台儿庄正面之敌,经我军于六日夜开始总攻,内外夹击……尚据险顽抗,战况之烈,空前未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同时进攻

繁体字形:内外夹击

英文翻译:Internal and external strike

内外夹击的意思

内:[nèi]1.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内涵。2.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3.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nà]古同“”,收入;接受。

外: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夹:[jiā]1.从两旁钳住:使劲儿夹住。2.两旁有物限制住,在两者之间:两山夹一水。夹峙。3.搀杂:夹生饭。夹杂。4.夹东西的器具:竹夹子。夹剪。卷(juǎn)夹。[jiá]1.两层的衣服:夹衣。夹被。2.古同“”,剑把子。[gā]1.〔夹肢窝〕腋下。2.(夾)[xiá]古同“”,狭窄。

击:1.打;敲:击鼓。旁敲侧击。2.攻打:袭击。声东击西。3.碰:撞击。肩摩毂(gǔ)击。4.接触:目击。

成语评论

内外夹击”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同时面临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压力或攻击。比如你在公司里忙得焦头烂额,老板突然布置新任务(外部压力),家里又赶上孩子生病需要照顾(内部压力),这种“两头堵”的情况,就是典型的“内外夹击”。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情况真的无解吗?”其实未必。举个例子:疫情期间,一家餐厅既要应对客流量锐减(外部挑战),又要处理员工工资和房租(内部压力)。但有些老板通过转型外卖、推出半成品菜,反而打开了新市场。这说明“内外夹击”虽然困难,但也能激发创造力。

再举个历史案例。三国时期,曹操在官渡之战中面对袁绍大军压境(外),同时还要稳定后方粮草供应(内)。他果断烧毁袁绍粮仓,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最终以少胜多。这告诉我们:关键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应对问题的策略。

现代人生活中,这种双线作战的情况其实很常见。比如备考期间既要应付学校的模拟考(外),又要调解父母对自己选专业的意见分歧(内)。我的个人经验是:与其焦虑,不如把内外问题拆开解决。比如先和父母深度沟通达成共识,再专注冲刺考试,往往事半功倍。

有趣的是,有些看似糟糕的“内外夹击”,反而能产生化学反应。就像手机行业,既要突破技术瓶颈(内),又要应对市场竞争(外),结果催生了折叠屏、快充等创新。这说明压力和挑战常常是进步的催化剂。

下次遇到“内外夹击”时,不妨试试“画同心圆”法:先处理最直接影响生存的问题(比如工作中的紧急任务),再逐步解决次要矛盾(比如家庭事务)。记住,竹子能在风雨中弯腰而不折断,正是因为懂得灵活应对来自各方的力量。

内外夹击的造句

  1. 造句 内外夹击中艰难生存的中国电影渴盼着走出困境。
  2. 造句 经历了清廷与八国联军的内外夹击,一度领导了几千拳民闹津门的大师姐,如今难免也心灰意冷起来。
  3. 造句 七爷的意思是内外夹击?可是现在我们连对手是谁、对方有多少人都不知道,搞不好都栽在这里!
  4. 造句 巴音忽毕格按唆都的要求驻守北门,主要是为了和福州联系容易,一旦发生战事,两人能更省事地合一处,内外夹击。
  5. 造句 不过曹全晸也没做孬种直接逃跑,他先退到泗州(安徽泗县),并向高骈通报:黄巢已被我吸引住,别磨蹭,快派兵过来,咱们内外夹击灭了他。
  6. 造句 凉州城门大开,李林龙、陈涣然率领残存的万余名唐军将士也恶狠狠扑向吐蕃人前军,吐蕃人猛然间遭受内外夹击,惊骇之下四处奔逃……
  7. 造句 内黄距魏州不到八十里,大军日夜兼程一天可至,若是卢龙军正在全力攻城之际,汴军突然杀至,内外夹击之下,后果不堪设想。
  8. 造句 我便在此刻献上一计,劝他以黑玉匣为饵,诱你等来夺,届时我率众在寨外设伏,鬼王居中策应,内外夹击,必能将你们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9. 造句 现在战场中,除了地穴周围的那200野蛮人没动,被人类内外夹击的700多野蛮人,剩下的已经不到100人,而人类这期间又死伤了1900人左右。
  10. 造句 中指自然伸直,一、二关节交界部的外上侧紧贴弓杆内侧,与食指形成内外夹击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