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èi shì fǎn tīng
成语解释: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自我反省
繁体字形:内視反聽
英文翻译:introspect on one 's own accord and listen to other 's views
内:[nèi]1.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内涵。2.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3.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nà]古同“纳”,收入;接受。
视:1.看:视力。视线。近视。熟视无睹。2.看待:轻视。重视。藐视。一视同仁。3.考察:视察。巡视。监视。4.姓。
反:1.颠倒的;方向相背的。与“正”相对: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动派:肃反。3.反抗;反对: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转:反复。反败为胜。5.推及:举一反三。6.回;还:反击。反问。7.副词。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8.古同“返”。
听:1.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广播。2.服从;接受;照办: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听劝告。3.任凭:听其自然。4.判断;治理:垂帘听政。5.英语音译词。金属制的密封罐、筒等。也用作量词:听装香烟。一听啤酒。
“内视反听”是一个听起来有点抽象的词,但它背后藏着特别实用的生活智慧。比如小王刚入职时总抱怨同事不配合,后来他试着先分析自己是否沟通方式有问题(内视),再主动找同事请教他们的需求(反听),结果团队效率一下子提升了。你看,这不就是“先照镜子再开窗”的过程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自我反思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主动性。比如学生小美考试失利后,她不仅复盘错题(内视),还专门去问老师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反听),结果下次考试直接进步了20名。这种“内外双修”的模式,就像给成长装上了涡轮增压器。
现代社会有个有趣现象:刷手机时我们总在接收信息,却很少主动筛选。这时候“内视反听”就像给大脑装了个过滤器。我有个朋友每次看到热点新闻,总会先问自己“我真的理解这件事吗?”然后再找不同立场的人讨论,这种习惯让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判断力。
其实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平衡。就像打篮球既要练个人技术又要懂团队配合,生活中也需要在自我审视和开放接纳之间找到黄金分割点。我见过太多人要么固执己见,要么盲目跟风,而真正厉害的人,都像交响乐指挥家那样——既能听见自己的节拍,又能协调整个乐团的旋律。
最后说个冷知识:心理学家发现,定期写日记的人更容易实践“内视”,而喜欢参加读书会的人更擅长“反听”。如果把这两件事结合起来,说不定能解锁意想不到的成长加速度。毕竟,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智,从来都是硬币的正反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