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ào
  • shī
  • g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ào shī guǐ

成语解释: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回:“冒失鬼!京城地面容得你撒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鲁莽的人

繁体字形:冐失鬼

英文翻译:Impudent ghost

冒失鬼的意思

冒:[mào]1.透出;往上升:冒汗。冒烟。冒火苗子。2.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冒雨。冒险。3.鲁莽;轻率:冒失。冒昧。4.假充:冒名。冒牌。[mò]〔冒顿〕(?—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先后打败了东胡、月支、丁零、楼烦、白羊,并进占秦的河套地区,把势力发展到长城以南。他加强内部组织,建立军政制度,发展草原经济,势力十分强大。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晋阳(今山西太原)。次年汉高祖率军迎战,被围七天七夜。以后汉对其采取和亲政策,但仍常南侵。顿(dú)。

失: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鬼:1.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2.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鬼。鬼鬼祟祟。3.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含轻蔑意):酒鬼。烟鬼。4.指小孩机灵:这孩子真鬼!。小鬼。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成语评论

冒失鬼”这个词常用来形容做事毛躁、不考虑后果的人。比如同事小王把咖啡泼在客户文件上,领导叹气说:“真是个冒失鬼,重要场合也不知道稳重些。”这个成语自带画面感,让人联想到风风火火却总闯祸的形象。

有人可能会问:“冒失鬼是纯粹的贬义词吗?”其实语境不同含义也会变化。好友聚会时朋友打翻饮料,说句“你这个冒失鬼”反而带着亲昵的调侃。就像上周我在超市撞倒货架,闺蜜边帮我捡东西边笑:“冒失鬼属性又爆发啦?”这样的用法更接近善意的提醒。

观察发现,冒失行为往往源于思维快过行动。就像我表弟总在考试时看错题目序号,他说“脑子里解题步骤转得太快,手已经写完了”。这种特质用在工作创意上是优势,但处理细节时就需要刻意训练。我自己通过列检查清单的方法,成功减少了出门忘带钥匙的频率。

历史上也不乏“冒失”推动的趣事。战国时期齐宣王听琴师演奏时突然拍案叫好,吓得琴师摔断琴弦。这个冒失举动却让乐师获得“余音绕梁”的美誉,意外成就成语典故。可见莽撞与机遇有时仅一线之隔。

当代社会讲究效率,偶尔的冒失反倒显得真实可爱。上个月实习生小张急着送文件跑错楼层,却因此促成了跨部门合作。主管在周会上说:“虽然过程惊险,但这个冒失鬼歪打正着做了件好事。”办公室里顿时响起理解的笑声。

不同文化对冒失的包容度很有趣。西方谚语说“莽撞的年轻人有未来”,日本动漫里冒失娘角色总是人气担当。这说明人类对不完美的性格特质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下次遇到冒失鬼时,或许可以多份耐心——谁知道这份率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冒失鬼的造句

  1. 造句 姐姐说他是个冒失鬼。
  2. 造句 中元节誓词:一定不要做小气鬼,坚决不做冒失鬼,争取不做捣蛋鬼,永远不做讨厌鬼,尽力做个开心鬼。祝小机灵鬼儿节日快乐!
  3. 造句 中元节“鬼”誓词:一定不做小气鬼,坚决不做冒失鬼,争取不做捣蛋鬼,永远不做讨厌鬼,尽力做个开心鬼。祝“鬼”节快乐!
  4. 造句 中元节:一定不做小气鬼,坚决不做冒失鬼,争取不做捣蛋鬼,永远不做讨厌鬼,尽力做个开心鬼。祝“鬼”节快乐!
  5. 造句 从来都是胆小鬼,今天做个冒失鬼,用我感天动地的嘴、灵活多变的腿,还有一朵贼靓的玫瑰,祝亲爱的你万圣节做个开心鬼,乐得合不拢嘴!
  6. 造句 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不是空想家,也不是胆大妄为的冒失鬼.
  7. 造句 他真是个冒失鬼,以致他每天都会犯错误.
  8. 造句 别作冒失鬼,请戴安全帽。
  9. 造句 他的一个前同事说:如果你想做一件事,‘冒失鬼’总能把它办得最糟。
  10. 造句 真有你的,冒失鬼。这下我得带你去医院了。

"冒失鬼"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