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ōng
  • hōng
  • xué
  • ji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ōng hōng xué jiū

成语解释:冬烘:形容懵懂,浅陋。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成语出处:茅盾《幻灭》:“无奈应试者大抵是那一类脚色——冬烘学究,衙门蛀虫,又不能剥夺他们的考试权,只好让他们来考。”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知识分子

繁体字形:冬烘壆究

英文翻译:Winter baking Academy

冬烘学究的意思

冬:1.冬季:隆冬。冬耕。冬眠。在北京住了两冬。2.(Dōng)姓。3.同“”。

烘:1.用火烤或烤火取暖:烘干衣服。烘手。2.衬托:烘托。

学: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6.姓。

究:1.仔细推求;追查:研究。深究。2.副词。到底;究竟:究属不妥。

成语评论

哎呦,冬烘学究这成语可太有意思了!说白了,说的就是那些只知道死读书、不懂变通的老学究。比如咱邻居张大爷,满屋子堆着发黄的古籍,逢人就念叨"书中自有黄金屋",结果连手机支付都不会用——这不就是典型的冬烘学究嘛?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那这种人到底算不算有学问呢?害,这就是关键了!他们的知识储备确实扎实,但就像过期的罐头,看着挺满,实际早就不对味儿了。好比有人能把《论语》倒背如流,可遇到外卖小哥送餐迟到,反倒骂人家"朽木不可雕",这就叫知识用错了地方。

要我说啊,现在这世道还真需要点冬烘精神的反面教材。你看那个网红教授老王,人家能把量子力学讲成脱口秀,这才是真本事!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没有那些较真的老学究守着故纸堆,很多传统文化估计早就失传了。这中间的平衡啊,就跟煮粥似的,火候过了就糊锅,火候不够又夹生。

举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大学时的文学课老师。老爷子能把《红楼梦》里每个丫鬟的簪子样式考据得清清楚楚,可学生问他"宝黛爱情放现在合不合适",他愣是气得吹胡子瞪眼说"荒唐"。您说这是不是像极了拿着藏宝图却找不到宝藏的人?

不过话分两头说,如今互联网时代反而催生了新型"冬烘学究"。有些人整天泡在知识付费课程里,囤了满脑子碎片化概念,逢人就拽专业术语,真要解决实际问题就抓瞎。这跟古人抱着四书五经不撒手,本质上不都是闭门造车吗?

说到底啊,知识的价值不在囤积而在运用。就像菜市场买的新鲜蔬菜,放冰箱里存着迟早要蔫巴,得下锅炒了才能变成美味。下次遇到冬烘学究式的朋友,不妨带他去科技馆转转,保准比劝他扔书管用——毕竟实践这本大书,可比纸上谈兵有意思多啦!

"冬烘学究"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