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ōng
  • hōng
  • xiān
  • sh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ōng hōng xiān shēng

成语解释: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知识分子

繁体字形:冬烘先生

英文翻译:pedant

冬烘先生的意思

冬:1.冬季:隆冬。冬耕。冬眠。在北京住了两冬。2.(Dōng)姓。3.同“”。

烘:1.用火烤或烤火取暖:烘干衣服。烘手。2.衬托:烘托。

先:1.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先进。先例。事先。领先。争先恐后。有言在先。2.表示某一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前:他比我先到。我先说几句。3.暂时:这件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考虑。4.祖先;上代:先人。5.尊称死去的人:先父。先烈。先哲。6.先前:小王的技术比先强多了。你先怎么不告诉我?7.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成语评论

哟,您瞧这“冬烘先生”这词儿,乍一听还以为是个卖烧饼的老头儿呢!其实啊,它说的是那些脑袋瓜儿转不过弯、死守老规矩的读书人。比如老张头吧,非说手机支付会“乱了阴阳五行”,愣是揣着皱巴巴的现金满街跑,您说可乐不可乐?

哎,冬烘先生为啥总被人念叨呢?说白了就是“认死理儿”闹的。上礼拜社区搞垃圾分类,李教授硬要把茶叶渣归到“可回收”,说古籍里茶叶能造纸就是证据。您瞅瞅,这学问钻牛角尖了可不就闹笑话嘛!不过话又说回来,这股子较真劲儿要是用在科研上,保不齐能成大事呢。

要说这成语搁现在还有啥意思?您看那些捧着二十年前教材讲课的老教师就明白了。前阵子我遇着位教计算机的老先生,非说“云计算就是天上飘水汽”,把学生们逗得前仰后合。可人家那股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劲儿,您还别说,真值得咱们小年轻学着点。

要我说啊,这冬烘先生就像老物件包浆——守旧里透着可爱。咱胡同口修表匠王师傅,至今不用电子校表仪,可他那套老手艺修起古董表来,整个城西都找不出第二份。您说这守旧算缺点吗?要我说,得看搁在哪儿使。

现如今这世道变得快,前两天看新闻说有老会计死活不学电子表格,结果被智能系统整懵圈了。您猜怎么着?人家转头开了个手记账本培训班,反倒成了网红课程。您瞧,这老脑筋转个弯儿,不也成了新赛道?

说到底啊,冬烘先生这词儿就像面哈哈镜。照见的不光是古板,还有那份对传统的执着。就像我爷爷总念叨“毛笔字见心性”,虽然现在都用键盘了,可逢年过节写春联时,街坊四邻可不都上赶着求他老人家墨宝么?

冬烘先生的造句

  1. 造句 冬烘先生教人读书,往往咬文嚼字,令人得不到什么有益的知识。
  2. 造句 过分追究真假,就成了冬烘先生了。
  3. 造句 一些幸运的孩子开始跟着一位外乡来的冬烘先生大声念书。
  4. 造句 咱要听得慌,休急断你冬烘先生黄韭肠子也。
  5. 造句 尹志平说得高兴之时,就和老冬烘先生一样摇头晃脑起来。
  6. 造句 尚风庆幸自己没有成为板着面孔批评小震的冬烘先生,如果是同行的你,对小震的这一举动你会怎么做:当头棒喝?默许?赞扬……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高度。
  7. 造句 身后跟定三人,也都是文人打扮,气质非比寻常,不知道得还以为来了四位私塾的冬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