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īng jiě rǎng fēn
成语解释:冰冻消融,土壤分解。比喻障碍消除。
成语出处:章炳麟《正名杂义》:“高邮王氏,以其绝学释姬汉古书,冰解壤分,无所凝滞,信哉千五百年未有其人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解决问题
繁体字形:冰解壤分
英文翻译:Ice break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解:[jiě]1.分开:解剖。瓦解。难解难分。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解扣儿。解衣服。3.解除:解职。解渴。解乏。4.解释:解说。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县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开这个道理。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壤:1.泥土;松软的土:土壤。沃壤。2.地:天壤之别。3.地区;地域:穷乡僻壤。接壤。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哎,你听说过“冰解壤分”这个成语不?说白了,它形容事物像冰融化、土壤裂开一样自然解体或分离。比如“寒冬过去,河面冰解壤分,水波重新流动”,这画面感是不是挺强?不过问题来了,这种“解体”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嘿,这得看场景!举个例子,古代文人常用来比喻王朝更替——“旧制冰解壤分,新朝方能破土而出”。你瞧,这里强调的是自然规律下的新旧交替,反而带点积极意味。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分离”和“分崩离析”有啥区别?重点就在“自然”二字上,冰解壤分更像顺应时势的变化,而不是突然崩坏。
说到实际应用,现代人也能用这个成语啊!比如办公室政治里,“团队冰解壤分后,几个核心成员各自创业反而闯出名堂”。你看,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嘛?不过要我说啊,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更喜欢用“散伙饭”这种大白话,老祖宗的智慧还真得好好传承。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感情里。比如说“异地三年,感情冰解壤分,双方都找到了更适合的生活状态”。哎,这种说法是不是比“和平分手”更有文学范儿?不过提醒大伙儿啊,用成语得看场合,要是跟00后聊天突然蹦出这个词,人家说不定以为你要吟诗作对呢!
最后唠叨句,成语就像文化活化石。像“冰解壤分”这种冷门词,用好了能让文章瞬间提升档次。下次写年终总结想表达团队重组,不妨试试“部门冰解壤分后效率翻倍”,保准让老板眼前一亮。不过可别滥用啊,要不然就像往火锅里撒白糖——虽然能尝鲜,但总归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