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ǐn rú shuāng xuě
成语解释:同“凛若冰霜”。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只是她那艳如桃李之中却又凛如霜雪,对了光儿好似照着了那秦宫宝镜一般,晃得人胆气生寒,眼光不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比喻人态度严肃
繁体字形:凛如霜雪
英文翻译:Frost and snow
凛:1.寒冷:凛冽。2.严肃;严厉:凛遵(严肃地遵照)。凛然。凛若冰霜。3.畏惧;害怕:凛于夜行。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霜:1.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在地面或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细微颗粒。2.白色如霜的粉末:柿霜。3.比喻白色:霜鬓。
雪:1.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2.颜色或光彩像雪的:雪白。雪亮。3.姓。4.洗掉(耻辱、仇恨、冤枉):雪耻。雪恨。昭雪。洗雪。
凛如霜雪,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或气质冷峻严肃,仿佛冬日里的寒霜和积雪。举个例子,职场中一位不苟言笑的领导在会议上指出团队疏漏时,语气坚定、目光犀利,旁人可能会悄悄感慨:“他今天真是凛如霜雪啊。”这种表达不仅点明了对方态度的威严,也暗含对其专业性的认可。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人身上吗?”其实不然。比如读到一本小说时,作者用“凛如霜雪的山峰刺破云层”描写环境,瞬间让读者感受到场景的孤寂与压迫感。可见,它既能刻画人物性格,也能渲染氛围,关键在于突出“冰冷而不可侵犯”的特质。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对“凛如霜雪”的需求比想象中更多。比如医生在手术台前的专注神情,或是法官宣读判决时的庄重姿态,这种适度的距离感反而能建立信任。它不一定是冷漠的代名词,更像是专业领域内的一种“安全边界”。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家里长辈教导孩子时突然板起脸,孩子立刻停止嬉闹。事后孩子偷偷和妈妈说:“爷爷刚才像结了冰似的。”这种日常对话中,成语的变体使用反而更生动。语言本就该在规范与创新中找到平衡。
当我们在文学作品中看到“她的话语凛如霜雪,却让争执的众人逐渐冷静”,会发现冷感的态度有时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契机。像春寒料峭时节的薄霜,看似冰冷,实则默默滋养着土地,为万物复苏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