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íng
  • shén
  • dì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íng shén dìng qì

成语解释: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人的思想集中

繁体字形:聹神定氣

英文翻译:Concentration and calming Qi

凝神定气的意思

凝:1.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结成固体:凝结。凝固。2.注意力集中:凝神。凝视。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定:1.平静;稳定:立定。坐定。心神不定。2.固定;使固定:定影。定睛。手表坏了,表针定住不动了。3.决定;使确定:商定。定计划。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4.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定理。定论。定局。5.规定的:定量。定时。定期。6.约定:定酒席。7.必定;一定:定可取得胜利。8.姓。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成语评论

凝神定气”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举个例子:小明在嘈杂的咖啡馆里写论文,他戴上耳机、深吸一口气,瞬间进入“凝神定气”的状态,键盘敲击声逐渐变得规律起来。这时候,周围的笑闹声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专心致志”有什么区别?其实,“凝神定气”更强调主动调节的过程。就像摄影师对焦镜头那样,先要排除干扰(凝神),再稳住双手(定气),最后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比如急诊科医生面对大出血患者时,那种既高度专注又控制情绪的状态,正是这个成语的生动写照。

生活中哪些场景适用呢?想象你正准备做年终汇报,手心冒汗、心跳加速。这时候闭眼三秒,想象自己像老树扎根般稳定,这就是在实践“凝神定气”。有个有趣的对比:新手司机紧握方向盘时青筋暴起是紧张,驾校教练单手握盘还能聊天才是真正的凝神定气——看似放松实则全盘掌控。

个人认为,现代人尤其需要这种能力。上周我亲眼看见地铁早高峰时,有位乘客捧着《道德经》在读,周围推搡的人群仿佛与他无关。这种在混乱中自我锚定的本事,比多任务处理更有价值。不过要注意,过度追求“定气”可能变成压抑情绪,就像绷得太紧的琴弦容易断,关键在找到动态平衡点。

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试试“三步凝神法”:先暂停呼吸五秒让大脑重启,接着把注意力锚定在某个具体感官(比如手指接触桌面的触感),最后像调试收音机频率那样把思维调到任务频道。你会发现,同样的时间能完成双倍工作量,就像给大脑装了降噪耳机。

凝神定气的造句

  1. 造句 秦逸应了一声,连忙凝神定气,将灵识内放,审视其体内的情况。
  2. 造句 盘膝坐好后,按照书中的口诀所述,俞江宇凝神定气气沉丹田,开始试着运气练功。
  3. 造句 靠,把哥们儿当滑头了,凝神定气,目光聚焦在熊瞎子的脸上,表情要严肃,扭转给人的滑头印象。
  4. 造句 那三个杀手,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早就凝神定气,他们也都在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杨风的动静,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动手。
  5. 造句 小子,凝神定气,坚守灵台,控制自己的真气跟着我的走。
  6. 造句 月光光,神恍恍,凝神定气魂儿畅。
  7. 造句 宝珠入手,温润无比,显然是非同一般的宝贝,可以凝神定气,辅助修行。
  8. 造句 六月捷报频频传,金榜题名成绩显。各大院校来招生,各种宣传都出现。凝神定气莫慌张,仔细选择报志愿。爱好兴趣第一件,不要跟风名校填。愿你继续深造增学识,光明大道勇向前!
  9. 造句 七位长老各自取出一颗《冰火玉龙丹》后,都吞了下去,然后都凝神定气,盘膝而坐,运转自身的武功心法。
  10. 造句 与此同时,一股浩瀚的信息传入脑海之中,李靖这才知道仙府中枢不是那么好炼化的,当下盘膝坐下,凝神定气,全力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