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èng máo lóng jiǎ
成语解释: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成语出处:明·袁中道《石浦先生传》:“旧有传奇二种,置于笥中,为鼠子嚼坏,凤毛龙甲,竟不存于世。”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用于稀有事物
繁体字形:鳳毛龍甲
英文翻译:Crested longa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甲: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级。桂林山水甲天下。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甲壳。指甲。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甲。装甲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凤毛龙甲这个成语,听起来就像古代神话里的宝物,其实它形容的是极其罕见、珍贵的事物。举个例子:老张收藏了一枚战国时期的青铜刀币,专家鉴定后连连感叹:“这东西真是凤毛龙甲,整个博物馆都找不出第二件!”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这个成语?原来它既表达了物品的稀缺性,又暗含了历史沉淀带来的独特价值。
再看职场中的情况。某科技公司为了挖一位算法工程师,开出三倍薪资外加股权激励。人力总监在会议上解释:“能同时精通量子计算和神经网络的专家,简直是凤毛龙甲。”这里藏着个有趣的问题:现代社会还有这样的稀缺人才吗?其实随着专业细分,真正的跨界通才反而变得更珍贵,就像会飞的凤凰和能潜水的龙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有次我在黄山旅游,遇到个守着百年茶树的老茶农。他摸着龟裂的树皮说:“这些经历过战火和自然灾害的古树,每片叶子都是凤毛龙甲。”这句话突然点醒我:珍贵的东西未必金光闪闪,那些承载着时间重量的存在,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脆弱。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成语里要用“龙甲”来比喻——看似坚硬的鳞片,实际也需要精心保护。
有人疑惑:现在满街都是“限量款”“独家定制”,凤毛龙甲还适用吗?其实真正的稀缺性不在于商业包装,而在于不可复制的本质。就像我见过的手工制墨传人,他花三个月制作的松烟墨,能用毛笔写出七层深浅变化,这种技艺才是现代科技难以替代的凤毛龙甲。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身边有没有看似普通却符合“凤毛龙甲”特质的事物?可能是外婆手写的菜谱,也可能是小区里那棵每年最早开花的玉兰树。发现这些隐藏的珍宝,或许能让我们在寻常日子里多些惊喜——毕竟,珍贵往往藏在不起眼的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