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ú qū què yuè
成语解释:象野鸭那样快跑,象鸟雀那样跳跃。形容十分欢欣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 卢照邻《穷鱼赋》:“渔者观焉,乃具竿索,集朋党,凫趋雀跃,风驰电往。”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欢欣鼓舞
繁体字形:鳬趨雀躍
英文翻译:Fu chuckles
凫:1.野鸭。2.凫水,游泳。
趋:[qū]1.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2.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3.鹅或蛇伸头咬人。4.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cù]古同“促”,催促;急速。
雀:[què]鸟类的一科。体形较小,喙圆锥状。有的善鸣叫。泛指小鸟。也特指麻雀。[qiǎo]义同“雀(què)”。用于“家雀儿”“雀盲眼(夜盲)”。[qiāo]〔雀子〕雀(què)斑。
跃:1.跳:跳跃。飞跃。一跃而过。2.姓。
“凫趋雀跃”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野鸭快走,麻雀跳跃”,用来形容人因喜悦而手舞足蹈的样子。比如,孩子收到期盼已久的生日礼物时,可能会在客厅里跑来跑去,一边举着礼物一边喊:“妈妈快看!”,这种场景不正是“凫趋雀跃”的生动写照吗?这里有人会问:“这和普通的开心有什么区别?”其实区别在于动作的鲜活感——它特指那种按捺不住、想要通过肢体动作释放兴奋的状态。
再比如公司年会上宣布全员加薪,同事们瞬间欢呼击掌,有人甚至跳上椅子挥舞文件。这种集体性的雀跃氛围,用“凫趋雀跃”形容会比单纯说“大家很高兴”更有画面感。这时候可能有人疑惑:“现在年轻人还用这么文绉绉的词吗?”确实,这个成语在日常对话中不算高频词汇,但正是这种略带古典韵味的表达,反而能让语言更有层次感。
从个人观察来看,现代人表达喜悦更倾向于直白的“开心到飞起”或网络用语,但“凫趋雀跃”自带的天真烂漫属性依然无可替代。它让人联想到未经修饰的本能反应,就像春溪解冻时野鸭扑棱翅膀、麻雀啄食新芽的自然场景。这种成语的魅力,在于用短短四字就能激活听者的想象力,比直述情绪多了几分诗意。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更适合描述群体或孩童的活泼状态。若用在正式场合形容长辈,可能会稍显违和。就像我们不会用“欢呼雀跃”描述教授获奖时的反应,而会说“他欣慰地笑了”——语言的选择永远需要适配具体语境。下次遇见值得庆祝的小确幸时,不妨试试让这个沉睡在词典里的成语重新雀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