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ū
  • jīng
  • di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ū hé jīng diǎn

成语解释:谓不知所说出自何书,有无根据。

成语出处:《后汉书·孔融传》:“融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姐己赐周公,操不悟其嘲己,问:‘出何经典?’”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诘问有何根据

繁体字形:出何經典

英文翻译:What a classic

出何经典的意思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何:[hé]1.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2.副词,多么:何其壮哉!3.姓。[hè]古同“”,担。[hē]古同“”,谴责。

经:[jīng]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经纱。经线。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经脉。经络。3.经度:东经。西经。4.经营;治理:经商。整军经武。5.上吊:自经。6.历久不变的;正常:经常。不经之谈。7.经典:本草经。佛经。念经。十三经。8.月经:行经。经血不调。9.姓。10.经过:经年累月。几经周折。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经他一说,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经不起。经得起考验。[jìng]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典:1.标准;法则:典范。典章。2.典范性书籍:词典。引经据典。3.典故:用典。出典。4.典礼:盛典。大典。5.主持;主管:典试。典狱。6.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成语评论

哎,你别说,成语这玩意儿真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浓缩包,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咂摸半天。比如“画蛇添足”这个经典例子,有人可能会问:“为啥非要给蛇画脚啊?”其实说白了,这说的就是“多此一举”——蛇本来没脚,你硬要加上去,反而坏了事。就像隔壁老张非要在PPT里塞满动画特效,结果电脑卡成PPT,你说这是不是活脱脱的现代版画蛇添足?

再来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人可能会嘀咕:“马都丢了还能有啥好事?”嘿,这事儿还真有门道!塞翁的马跑丢了,结果带回来一群野马;后来他儿子骑马摔断腿,反倒躲过了征兵打仗。你看,生活中那些看似倒霉的事儿,保不齐就是转机的前奏。就像上次我赶高铁没赶上,结果改签的车次人少座位宽,一路舒舒服服刷剧到终点。

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要问了:“成语和鸡汤有啥区别?”要我说啊,成语可比鸡汤有嚼头多了!它不光讲道理,还自带剧情冲突。比如“亡羊补牢”四个字就能演部连续剧:羊跑了→赶紧修羊圈→防止再丢羊。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放今天职场里照样好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用成语越来越少,倒也不是说传统不好。就像“刻舟求剑”这故事,要是换成现代版,大概就是在地铁上掉了AirPods,非要在车厢地板上画记号,等第二天同一时间来捡——这不纯纯大冤种嘛!所以说啊,老典故得配新场景,才能让年轻人觉着“诶,这梗我能接”。

最后提一嘴“三人成虎”。总有人觉得:“大家都这么说,肯定假不了!”但咱得琢磨琢磨,谣言传着传着就变真的,这不就跟现在某些热搜事件一个套路吗?下次再遇到集体跟风的情况,不妨学学古人这句话,先打个问号再下结论。人生如成语,每个故事都有独特的风景线,关键看咱怎么品出滋味来。

"出何经典"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