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gǔ míng jīn
成语解释: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羊放马。”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古代军事
繁体字形:撃皷鳴金
英文翻译:beat drums and clang gongs -- in + battle
击:1.打;敲:击鼓。旁敲侧击。2.攻打:袭击。声东击西。3.碰:撞击。肩摩毂(gǔ)击。4.接触:目击。
鼓: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鸣: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4.姓。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击鼓鸣金”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古代打仗的场景,但放到今天还能用吗?举个例子:公司开会时,领导突然宣布“今天的讨论先到这里,大家回去整理思路”,这算不算现代版的“鸣金收兵”?其实成语背后传递的是行动要有明确信号的概念——就像打游戏时队友喊“撤!”你就知道该收手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人非要用击鼓和敲锣来指挥?直接喊话不行吗?这就涉及到信息传递的效率问题。战场上厮杀声震天,鼓声和金器的穿透力比人声强得多。比如马拉松比赛时,发令枪响比喊“预备跑”更清晰,本质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明确的信号能避免混乱。
我观察到现代人反而容易忽略“信号”的重要性。朋友聚餐时,总有人边刷手机边聊天,既没认真交流也没专注看内容,这就像打仗时鼓也敲了、锣也打了,但士兵不知道该进攻还是撤退。其实无论是工作交接还是家庭决策,提前约定好“开始”和“结束”的暗号,反而能让事情更顺畅。
换个角度想,这个成语还能用在自我管理上。比如设定“学习鼓”(手机定时器响开始读书)和“休息金”(闹铃响就起来活动),比模糊的“学一会儿”有效得多。有个程序员朋友把键盘快捷键设成鼓点节奏,敲特定组合键就代表切换工作状态,这种将传统智慧现代化运用的方式特别有意思。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理解“规矩”这个词。击鼓鸣金看似是种限制,实则是为了让集体行动产生共振效应。就像交响乐团需要指挥棒,交通路口需要红绿灯,明确的信号系统反而能释放更多自由行动的空间。下次遇到需要团队协作的事,不妨试试先定好你们的“鼓点”和“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