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ē
  • yàn
  •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ē lǐ yàn xīn

成语解释:见“切2理厌心”。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叙》:“道通天地之外,思入风云之中,批隙导窾,切理餍心。”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切理餍心

英文翻译:Contentment

切理餍心的意思

切:[qiē]1.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切西瓜。把肉切成丝儿。切断敌军退路。2.直线与圆、直线与球、圆与圆、平面与球或球与球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做切。[qiè]1.合;符合:文章切题。说话不切实际。2.贴近;亲近:切身。亲切。3.急切;殷切:迫切。恳切。回国心切。4.切实;务必:切记。切忌。切不可骄傲。5.用在反切后头,表示前两字是注音用的反切。如“塑,桑故切”。见〖反切〗。6.姓。

理: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餍:1.吃饱。2.满足。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成语评论

切理餍心”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它形容道理讲得透彻,让人心服口服。比如当老师用生活中的例子讲解数学公式,学生突然拍腿大喊"原来是这样",这就是典型的切理餍心时刻。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通俗易懂"有什么区别?其实二者相辅相成。切理餍心不仅要求表达明白,更强调逻辑链条的完整性。就像组装家具时,说明书既要有清晰步骤图(通俗易懂),还要在关键连接处标注原理说明(切理餍心),这样使用者既知道怎么做,又明白为什么这样做。

职场中如何运用这个原则?记得去年部门推行新系统时,技术主管没有直接发操作手册,而是先组织大家讨论现有工作流程的痛点。当他用系统功能对应解决每个具体问题时,原本抵触的同事都主动要求参加培训。这种"先搭认知桥梁,再给解决方案"的方式,正是切理餍心的生动实践。

我观察到,当代年轻人特别需要这种表达方式。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人们既渴望快速获取结论,又希望理解内在逻辑。就像做菜视频既要展现诱人成品,也需要解释"为什么先炒香料后放肉"——满足双重需求才能让观众真正信服。

下次说服别人时,不妨试试"三阶表达法":先用常见现象引发共鸣,再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最后给出可操作的行动建议。这个方法帮我在社区垃圾分类宣传中取得奇效,原本漠不关心的居民听完后主动索要分类指南。

说到底,切理餍心的本质是尊重受众的认知规律。它不同于强行灌输,而是像拼图游戏般引导对方自己拼出完整图景。当你在沟通中创造出那种"啊哈"的顿悟时刻,真理的光芒自然会照亮人心。

"切理餍心"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