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o shén me shān shàng chàng shén me gē
成语解释: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到什麽山上唱什麽謌
英文翻译:What song to sing on what mountain
到:1.达于某一点;到达;达到:到期。迟到。火车到站了。从星期三到星期五。2.往:到郊外去。到群众中去。3.用作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有结果:看到。办得到。说到一定要做到。想不到你来了。4.周到:想得很到。有不到的地方请原谅。5.姓。
什:[shí]1.由十个合成的一组。古代户籍十家为什,军队十人为什,《诗经》的雅、颂十篇为什。2.同“十”:什一(十分之一)。什百(十倍或百倍)。3.各种的;杂样的:什锦。什物。4.诗篇:篇什。佳什。[shén]1.〔什么〕疑问代词。2.表示疑问:想什?。干什?3.表示虚指或任指:他仿佛想说什。他什都不怕。
么:[me]1.词尾:怎么。这么。多么。什么。2.助词,表示含蓄语气,用在前半句末了:不让你去么,你又要去。[mó]亦作“庅”。“麼”的简化字。[yāo]同“幺”。[ma]同“吗”。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唱:1.口中发出(乐音);依照乐律发出声音:独唱。合唱。演唱。唱京戏。唱一支歌。2.大声叫:唱名。鸡唱三遍。3.歌曲;唱词:地方小唱。《穆柯寨》这出戏里,杨宗保的唱儿不多。4.姓。
什:[shí]1.由十个合成的一组。古代户籍十家为什,军队十人为什,《诗经》的雅、颂十篇为什。2.同“十”:什一(十分之一)。什百(十倍或百倍)。3.各种的;杂样的:什锦。什物。4.诗篇:篇什。佳什。[shén]1.〔什么〕疑问代词。2.表示疑问:想什?。干什?3.表示虚指或任指:他仿佛想说什。他什都不怕。
么:[me]1.词尾:怎么。这么。多么。什么。2.助词,表示含蓄语气,用在前半句末了:不让你去么,你又要去。[mó]亦作“庅”。“麼”的简化字。[yāo]同“幺”。[ma]同“吗”。
歌:1.能唱的文辞或歌曲:诗歌。民歌。2.歌唱:载歌载舞。
老话儿说得好,“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句话到底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看人下菜碟儿”——环境变了你得跟着变,别一根筋儿硬怼!咱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你刚跳槽到新公司,同事们都爱开会时讲段子活跃气氛,这时候你要是板着脸一本正经汇报数据,那场面可就尴尬了。反过来,要是去政府单位办事还嬉皮笑脸的,保准被保安当可疑分子盯上。
可能有朋友要问:这不是教人当变色龙吗?哎您别说,这事儿还真得辩证着看。去年我帮亲戚张罗婚礼,司仪原本准备了段抖音热梗,结果发现现场坐的全是七八十岁长辈,立马切换成《沙家浜》选段,您猜怎么着?满屋子爷爷奶奶跟着打拍子,那效果可比硬玩年轻人梗强多了!所以说啊,随机应变不等于没原则,而是让咱的目标更顺溜地达成。
再唠个职场上的嗑。我前同事老王,做技术的死脑筋,跟销售部开会非要用Python代码讲方案,结果鸡同鸭讲两小时没进展。后来换了新来的小李,人家直接把技术参数画成漫画流程图,三下五除二就把需求对齐了。您瞧见没?同一座“山”里,唱对调门儿才能让大伙儿跟着合唱。
说到这儿您可能寻思:天天变来变去累不累啊?嘿,这就是门道所在!好比说你去四川旅游,顿顿火锅肯定上火,但偶尔换个清汤锅底,既尝了鲜又不伤胃。关键得练就“一秒识山”的本事——上周我闺女班级搞义卖,小学生摊主们看见家长过来就喊“叔叔阿姨献爱心”,瞅见同学立马改口“限量版卡片换奥特曼”,这眼力见儿可比咱小时候强多了!
说到底啊,老祖宗这话藏着大智慧。不是说让人丢掉真性情,而是提醒咱别在错误场合较劲。就像我家楼下那煎饼摊大姐,见白领来多加生菜,碰到建筑工人就主动问“要不要加俩鸡蛋”,这买卖做得那叫一个红火。您品,您细品,这哪是见风使舵?分明是走心服务嘛!
所以各位看官,下次遇到新山头别急着打退堂鼓。先猫着腰观察观察风向,找准节拍再开嗓,保准您的人生主题曲越唱越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