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ōu xuán xī wēi
成语解释:剖辨玄奥,分析细微。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直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探索
繁体字形:剖玄析微
英文翻译:A profound analysis
剖:1.破开:解剖。剖视。2.分辨;分析:剖析。剖白。
玄:1.黑色:玄狐。2.深奥:玄奥。3.不符合事实或距离事实太远:这话太玄了。
析:1.分开;散开:析居。条分缕析。分崩离析。2.分析:剖析。解析几何。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3.姓。
微:1.细小;轻微:细微。微风。谨小慎微。相差甚微。2.(某些计量单位的)百万分之一:微米。微安。微法。3.衰落:衰微。4.精深奥妙:微妙。微言大义。5.稍微;略微:微感不适。面色微红。
“剖玄析微”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深奥,但它其实就是指把复杂的事情拆解清楚、把细节琢磨明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想弄明白为什么手机充电变慢了,他不仅拆开手机检查电池,还测试了充电线的电阻值,甚至对比了不同充电头的输出功率——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就是典型的“剖玄析微”。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为什么还要自己费劲分析?举个科研案例就明白了。某实验室发现新型材料导电性异常,他们不是直接宣布发现新物质,而是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晶体结构,用光谱仪分析元素分布,最终发现是制备过程中混入了微量杂质。这种层层剥茧的过程,正是“剖玄析微”的价值所在。
工作中如何应用这个成语?想象市场部要策划新产品推广。主管没有直接拍板,而是带着团队细分目标用户画像:95后和80后的消费习惯差异有多大?南方和北方用户的审美偏好有何不同?线上线下的推广渠道怎么搭配?这种把大问题拆成小模块逐个击破的方法,既避免了决策失误,又提高了执行效率。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当短视频把知识切割成碎片,当AI能瞬间给出答案,我们反而更需要保持“剖玄析微”的能力。就像拼乐高积木,既要有整体构思,也要懂得如何把几千块零件分门别类。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试试把大难题拆解成可操作的小步骤,或许就会豁然开朗。
最后看个历史故事。明朝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时,不仅逐字翻译还添加注释,甚至重新设计中文几何术语。正是这种既把握整体框架又不放过每个定义的严谨态度,让西方数学真正在中国扎根。可见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文化传播,都需要这种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思维方式。
生活中处处有值得推敲的细节。早晨通勤时观察地铁里不同人群的阅读习惯,做菜时记录火候变化对食物口感的影响,这些日常实践都在培养我们拆解问题的能力。保持这样的观察习惯,就像给思维安装显微镜,很多看似模糊的现象都会显现出清晰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