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ōng
  • hu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ōng bù bǔ huàn

成语解释:功:功绩;患:祸害,灾难。指取得的功绩还抵不过带来的祸患

成语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汉击匈奴,虽得阴山,枕骸遍野,功不补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评论人的功过

繁体字形:功不補患

英文翻译:Not to make up for trouble

功不补患的意思

功:1.功劳(跟“过”相对):立功。记一大功。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功。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补:1.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缝补。补牙。补袜子。修桥补路。2.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补。增补。补选。候补。缺什么补什么。3.补养:滋补。补品。身体虚,需要好好补一补。4.利益;用处:补益。不无小补。空言无补。5.姓。

患:1.祸害;灾难:患难。水患。防患未然。2.忧虑:忧患。患得患失。3.害(病):患病。患者。

成语评论

大家可能都听过“功不补患”这个成语,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现实中的例子:某公司为了快速完成项目,让员工连续熬夜加班,结果产品上线后漏洞百出,客户投诉如潮。这时候老板说:“虽然大家拼命赶工,但质量不过关反而损害了口碑,真是功不补患啊!”

自问自答:为什么说这种情况是“功不补患”?因为表面的“功劳”(按时完成项目)根本抵消不了后续的“祸患”(信誉受损、客户流失)。就像用漏水的桶运水,跑得再快也装不满容器。

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现代职场中的常见矛盾。比如有个朋友为了升职疯狂接项目,结果累垮身体住院三个月。他自己都说:“现在想想,那段时间的拼命简直是功不补患,健康才是真正的本钱。”这种得不偿失的案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自问自答:如何避免陷入“功不补患”的陷阱?关键要学会“算总账”。有个创业者跟我分享过他的秘诀:每做重大决策前,先画个“得失象限图”,把可能获得的收益和潜在风险分别列出来,用不同颜色的便签纸标记,这样视觉化对比特别直观。

从个人视角看,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警惕这种状态。我们常被“效率至上”的观念裹挟,就像拿着加速器往悬崖冲。有次我为了赶稿子连续工作14小时,结果第二天偏头痛发作反而耽误进度,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有时候慢就是快,停就是进

下次遇到需要“拼命”的事情时,不妨先问自己:1. 这个成果能持续多久?2. 可能引发哪些连锁反应?3. 有没有更平衡的解决方案?这三个问题就像安全阀,能帮我们跳出“越努力越糟糕”的怪圈。

最后记住,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做加法,而在于做选择。就像老园丁说的:“修剪比浇水更重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收手”,往往比盲目努力更能带来长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