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
  • g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 gōng bù lì

成语解释:矜:自夸。自以为能立大功而大功必不成。

成语出处:《战国策 齐策四》:“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自以为能耐

繁体字形:矜功不立

英文翻译:To be vain

矜功不立的意思

矜:[jīn]1.怜悯;怜惜:矜怜。2.自尊自大;自夸:骄矜。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3.慎重;拘谨:矜持。[guān]1.同“”。2.同“”。[qín]古代指矛柄。

功:1.功劳(跟“过”相对):立功。记一大功。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功。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成语评论

什么是“矜功不立”?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炫耀功劳却无法真正立足”,用来形容那些过于强调自己的贡献,却忽视团队协作或实际成果的人。举个例子,职场中有人总把“这个项目全靠我”挂在嘴边,但实际执行时漏洞百出,最终导致合作破裂——这就是典型的“矜功不立”。

为什么这类人难以成功?核心在于“自我认知偏差”。比如历史故事中,项羽在楚汉之争初期屡战屡胜,却因独断专行、轻视他人建议而败给刘邦。他的失败并非能力不足,而是过分放大个人作用,忽略了凝聚人心的必要性。这提醒我们:功劳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行动积累的。

生活中如何避免“矜功不立”?一个小技巧是“先听再说”。比如朋友聚餐时,有人主动承担订餐任务却搞砸了,如果TA反复解释“我花了三小时研究餐厅”,反而会让人反感;但若诚恳道歉并积极补救,大家更可能包容失误。可见,放下对“功劳”的执着,专注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警惕“矜功不立”的心态。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晒加班”“晒成就”的现象,但真正的价值创造往往藏在默默耕耘的细节里。就像种一棵树,人们只看到果实,却容易忘记土壤、阳光和雨露的协同作用。

再举个反例:某科技公司高管在发布会上大谈个人贡献,结果产品上线后用户抱怨体验差。三个月后,团队中真正优化代码的工程师被竞争对手高薪挖走。这个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把功劳当作个人勋章佩戴,可能成为团队崩塌的导火索。

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如果“矜功”是本能,“不立”就是警钟。就像登山时背包里的铃铛,它的响声不是为了彰显负重能力,而是提醒自己调整步伐。当一个人学会将功劳视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或许就能走出“自我感动”的迷雾,看见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