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é
  • hòu
  • sh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é hòu yú shēng

成语解释:劫:灾难。经历灾难之后幸存下来的人。

成语出处:清 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归飞越鸟恋南枝,劫后余生叹数奇。”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刼后余生

英文翻译:be a survivor of a disaster

劫后余生的意思

劫:1.威逼;胁迫:劫持。2.灾难:浩劫。遭劫。劫后余生。[劫波之省,梵kalpa]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余:1.剩下来的;多余的:余粮。2.零数:十余人。一斤余。3.文言人称代词。我。4.“餘”,另同“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成语评论

劫后余生”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比如一个人经历车祸后感慨道:“这次真是劫后余生,以后开车再也不敢分心了。”这里的“劫后余生”既点明了危险的过去,又暗示了对未来的警醒。

为什么这个成语常用来表达双重含义?因为它不仅描述“灾难中幸存”的事实,更承载着幸存者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认知。就像去年台风过境后,村民老张站在倒塌的房屋前说:“劫后余生才明白,房子可以重建,家人平安才是福。”这种表达既客观陈述了灾情,又传递出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文学作品里怎么巧妙运用?《活着》里的福贵经历家破人亡后,蹲在田埂上抽旱烟的场景,若用“劫后余生的烟圈裹着半生沧桑”来描写,瞬间就能让读者感受到人物命运的厚重感。这种用法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比直白叙述更有感染力。

现代职场里也能用这个成语吗?当然可以。市场部小王熬过裁员潮后自嘲:“这次真是职场版的劫后余生,看来得把PPT做得比求生手册还细致。”这种诙谐用法既化解了尴尬,又暗含居安思危的智慧,比单纯抱怨更有建设性。

有人问:用多会不会显得夸张?关键要看语境。当朋友抱怨通宵加班时,说“你这顶多是熬夜赶工,离劫后余生还差着火候”既能调节气氛,又不会让人觉得小题大做。成语就像调味料,适量使用才能提鲜。

观察发现,这个成语自带时间维度。就像山火过后萌发的新芽,废墟里找到的旧相册,都天然带着“劫后余生”的叙事感。这种时间跨度里的对比,往往比单纯描述灾难更触动人心。下次写文章时,不妨试着用这个成语串联起事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黄昏时分路过地震遗址公园,看见孩子们在纪念碑旁追逐嬉戏。突然觉得,“劫后余生”不仅是灾难的代名词,更像人类写给时间的备忘录——提醒我们记住伤痛,更记住希望。

劫后余生的造句

  1. 造句 如果没有坚强,不可能有劫后余生;没有坚强,不会有偌大一个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没有坚强,哪还会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2. 造句 劫后余生,更值得珍惜。
  3. 造句 飞机一旦失事,劫后余生者寥寥无几。
  4. 造句 不管有没有灾难,其实我们所有的人,都不过是劫后余生。
  5. 造句 这是大卫.科波菲尔劫后余生的个人事迹.
  6. 造句 劫后余生的他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7. 造句 每个灵魂每个人每次劫后余生每个心跳每滴泪在等绝处逢生,如果命运注定你的诞生如果末日始终没有发生,不要等到来生让此时此刻能不虚此生。五月天 
  8. 造句 村庄里的所有建筑现在都不宜居住;在地震中劫后余生的人现在住在帐篷和附近的田地里。
  9. 造句 媚兰虽然年轻,但她具有劫后余生所所珍视的一切品质:贫穷并因此而感到骄傲,有勇气,不抱怨,开朗,热情,慈爱,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忠于一切旧的传统。
  10. 造句 这一万多口劫后余生,上无片瓦遮天,下无立锥之地,全都宿在难民大营里,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