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áo shī xí yuǎn
成语解释:发动军队袭击远方的敌人,多指冒险的军事活动。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
繁体字形:勞師襲遠
英文翻译:Working hard and attacking the distance
劳:1.劳动:按劳分配。不劳而获。2.烦劳(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劳驾。劳您走一趟。3.劳苦;疲劳:任劳任怨。积劳成疾。4.功劳:勋劳。汗马之劳。5.慰劳:犒劳。劳军。6.姓。
师:1.传授知识、技术的人:教师。2.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技术的人:工程师。理发师。3.效法:师法。4.榜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5.军队:出师。劳师动众。6.军队编制单位。在军之下,团之上。7.由师徒关系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8.对和尚、尼姑的尊称:禅师。师太。
袭:1.趁人不备,突然攻击:侵袭。空袭。2.照样做;继承:因袭。世袭。3.扑过来:寒气袭人。花香袭人。4.量词。用于成套的衣服:棉衣一袭。
远:[yuǎn]1.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2.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3.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4.深奥:言近旨远。5.姓。[yuàn]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劳师袭远”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古代战争策略的专用词,但它真的只和历史有关吗?举个例子:某公司为了抢占偏远地区市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结果发现当地消费能力不足,反而拖垮了整体业务。这时候有人会说:“这简直是现代版的劳师袭远!”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劳师袭远’常常失败?”其实核心问题在于“成本与收益的失衡”。比如你想给住在另一个城市的朋友送一束花,亲自跑一趟路费比花还贵,这就是典型的“折腾自己却收获有限”。现实中,许多企业拓展新市场时盲目扩张,忽略前期调研,最后只能感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能用在个人选择上。比如有人每天通勤三小时跨城上班,表面看是“坚持”,实际上可能消耗了更多时间和健康成本。这时候是否该反思:这样的付出真的值得吗?在我看来,任何需要“劳师”的行动,都需要先问自己“目标是否清晰”“资源是否匹配”。
有趣的是,“劳师袭远”的反面教材反而能教给我们智慧。就像网购时,明明楼下超市有卖的商品,非要跨海淘货还承担关税风险,这种决策往往源于对“远方”的不合理期待。与其盲目追逐远处的风景,不如先看看手边的资源是否已被充分利用。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当代人更容易陷入“精神层面的劳师袭远”。比如同时报名五个线上课程,每天在不同平台切换学习,看似充实却难有深度积累。这时候需要警惕,我们是否在用战术上的忙碌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或许比强行远征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