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áo xíng kǔ xīn
成语解释:身体疲劳,精神困乏
成语出处:鲁迅《故事新编 非攻》:“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身体疲劳,精神困乏
繁体字形:勞形苦心
英文翻译:Hard work
劳:1.劳动:按劳分配。不劳而获。2.烦劳(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劳驾。劳您走一趟。3.劳苦;疲劳:任劳任怨。积劳成疾。4.功劳:勋劳。汗马之劳。5.慰劳:犒劳。劳军。6.姓。
形:1.形状:圆形。方形。图形。地形。2.形体;实体:有形。无形。形影不离。3.显露;表现:喜形于色。形诸笔墨。4.对照:相形见绌。5.姓。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劳形苦心”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身体劳累、内心煎熬,常用来形容人为了某件事耗费大量体力和心力。比如职场中,小李为了赶项目进度连续熬夜加班,白天开会连轴转,晚上回家还要改方案,同事忍不住劝他:“你这真是劳形苦心啊,身体能扛得住吗?”小李却摆摆手说:“项目成了,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这时候可能有人想问:为什么大家明知劳形苦心伤身体,还是会选择这样做呢?其实这和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有关。就像刚毕业的小王,白天在互联网公司做设计,晚上自学编程到凌晨,朋友问他:“你把自己逼得这么紧图啥?”他苦笑道:“现在技术更新太快,不拼命就会被淘汰。”这种“内卷”环境下,许多人被迫将劳形苦心当作常态。
不过话说回来,劳形苦心真的值得提倡吗?我曾在创业公司见过这样的场景:团队为了赶产品上线,全员吃住在公司,结果有人晕倒在工位。后来老板反思:“当时光想着拼速度,现在看透支健康反而拖慢了整体进度。”这让我想到,劳形苦心就像用短期的高强度投入换取成果,但若变成长期模式,反而可能像过度拉紧的皮筋,随时可能断裂。
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老一辈人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现在年轻人开始质疑这种观念。比如90后教师小张,她白天上课晚上备课,周末还要家访,有次发烧还在批改试卷。直到医生警告她免疫力下降,她才意识到:“我总想着要对学生负责,结果把自己累垮了,反而没法好好教书。”这种反思正在催生新的平衡智慧——既要努力,也要学会给自己松绑。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理解这个成语。就像登山爱好者老周说的:“我背着30斤装备徒步十小时当然累,但看到云海翻涌时,所有的劳形苦心都值了。”关键在于区分“有价值的付出”和“无意义的消耗”。当我们的努力与内心真正认可的目标同频时,那份辛苦往往会转化成踏实的成就感,而不是单纯的煎熬。
看着地铁里捧着咖啡熬夜加班的人们,我突然想到:劳形苦心不该是生活的底色,而应是阶段性冲刺的选择。就像农民春播时的辛苦是为了秋收,但如果一年四季都在透支体力,土地终会贫瘠。给自己留点喘息的空间,或许能在持续奔跑的路上,找到更从容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