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áo xīn kǔ sī
成语解释:费尽心机,苦思焦虑。
成语出处:明·赵弼《梦游番阳彭蠡传》:“竞虚名,夺浮利,日夜劳心苦焦思。”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冥思苦想
繁体字形:勞心苦思
英文翻译:Hard work
劳:1.劳动:按劳分配。不劳而获。2.烦劳(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劳驾。劳您走一趟。3.劳苦;疲劳:任劳任怨。积劳成疾。4.功劳:勋劳。汗马之劳。5.慰劳:犒劳。劳军。6.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劳心苦思”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耗费心神、苦苦思考。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解决难题或完成目标,投入大量精力的状态。比如:“为了设计出更环保的产品方案,团队连续几周劳心苦思,反复测试材料性能。”这种场景下,“劳心苦思”既体现了专注,也暗示了过程中的艰辛。
有人可能会问:劳心苦思和普通思考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苦”字。普通思考可能是轻松或常规的,而“劳心苦思”往往伴随着压力感。例如,作家卡壳时对着空白的文档反复删改,或是科学家面对实验数据百思不得其解,这些都属于典型的“劳心苦思”状态。
现实中,这种状态真的有必要吗?我认为需要辩证看待。一方面,深度思考能推动创新突破,比如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大量脑力消耗;但另一方面,如果长期陷入“苦思”而忽略身心平衡,反而可能降低效率。就像程序员调试代码时,偶尔放下键盘散个步,灵感反而会突然涌现。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在有效“劳心苦思”?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观察产出与消耗的比例。如果投入大量时间却毫无进展,可能需要调整方法;反之,若每一步思考都带来新发现,即便过程艰难,也值得坚持。比如学生解数学题时,虽然卡在某个步骤半小时,但最终独立推导出公式,这种“苦思”就转化成了真正的成长。
现代人常被信息洪流包围,真正的“劳心苦思”反而成了稀缺能力。许多人依赖搜索引擎的快捷答案,却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耐心。但值得庆幸的是,仍有许多领域需要这种精神——无论是攻克技术难关,还是创作触动人心的艺术作品,持续而专注的心力投入永远不会过时。
最后想说的是,劳心苦思的本质是对目标的执着。它像登山时的喘息,虽然费力,却让人离山顶更近一步。下次当你为某个问题辗转反侧时,不妨告诉自己:此刻的纠结,或许正是突破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