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n zé bù kuì
成语解释:匮:不足。只要勤劳就不会缺少物资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勤則不匱
英文翻译:To be diligent is not to be missed
勤:1.尽力多做或不断地做(跟“懒、惰”相对):手勤。勤学苦练。人勤地不懒。2.次数多;经常:勤洗澡。夏季雨水勤。他来得最勤,差不多天天来。3.勤务:内勤。外勤。4.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到班的工作或劳动:出勤。缺勤。考勤。执勤。空勤。地勤。5.姓。
则:1.规范;榜样:以身作则。2.规则:细则。3.效法:则先烈之言行。4.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表示转折关系:欲速则不达。5.是;乃是:此则余之过也。6.与“作”义相近,宋、元、明小说戏曲里常用:则甚(作什么)。不则声。7.量词。用于成文的条数:试题三则。新闻两则。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匮:[kuì]缺乏:匮乏。[guì]同“柜(guì)”。
“勤则不匮”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其实用大白话讲就是“只要肯干,吃喝不愁”。比如老王家儿子每天早起送外卖,周末还做代驾,别人问他累不累,他总说:“现在辛苦点,存钱买个小房子,以后媳妇孩子住着安心。”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勤快人总能找到出路。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社会机会这么多,光靠勤快够用吗?咱们可以拆开来看。勤快是基础,就像炒菜得先开火——外卖小哥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再好的平台也帮不了他。但光有勤快还不够,得带着脑子做事。比如同样是做餐饮,有人只会埋头炒菜,有人却研究外卖包装设计、客户评价维护,这就是“勤快+用心”的组合拳。
我见过最接地气的例子是小区门口的煎饼摊。张大姐每天雷打不动四点起床备料,别人用预制酱料,她非要自己熬制独家配方。最近还搞了个“老顾客积分卡”,买十个送一个。她说:“现在年轻人手机支付多,我让我儿子弄了个扫码点单,省得大家排队。”你看,勤快加上与时俱进,小摊子也能做出新花样。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勤能补拙”过时了。我倒觉得关键要看怎么理解“勤”。以前父辈在工厂流水线加班是勤快,现在年轻人熬夜做自媒体、学编程同样是勤快。重点是把力气使在能产生复利的地方——就像种树要选对土壤,努力也得找对方向。
最近有个00后朋友让我挺受启发。他在奶茶店打工,别人只管摇奶茶,他却偷偷学供应链管理,把每种原料的成本、保存方法记在小本上。半年后自己开了家迷你饮品站,现在已经在筹备第二家分店了。他说得实在:“勤快不是当老黄牛,是边干边琢磨怎么干更好。”这话把“勤则不匮”的精髓说透了。
说到底,这个流传千年的道理之所以不过时,是因为它抓住了最根本的生存逻辑——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地上处处有机会。就像春天播种的农民,他们知道土地不会辜负汗水,现代社会这片“土地”不过是换成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平台。只要保持住那股子踏实的劲头,日子总会越过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