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n xué kǔ zh
成语解释: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成语出处: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认真学习
繁体字形:勤壆苦練
英文翻译:study and train hard
勤:1.尽力多做或不断地做(跟“懒、惰”相对):手勤。勤学苦练。人勤地不懒。2.次数多;经常:勤洗澡。夏季雨水勤。他来得最勤,差不多天天来。3.勤务:内勤。外勤。4.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到班的工作或劳动:出勤。缺勤。考勤。执勤。空勤。地勤。5.姓。
学: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6.姓。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练:1.白绢:江平如练。2.把生丝煮熟,使它柔软洁白:练丝。3.练习;训练:练兵。练功夫。练毛笔字。4.经验多;纯熟:老练。干练。熟练。5.姓。
“勤学苦练”这个词听起来有点老生常谈,但仔细想想,它背后藏着不少有意思的道理。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同样的老师教课,学生成绩差距那么大?”答案可能就在这四个字里——有人听完课就扔一边,有人却会反复琢磨、刷题到深夜,这种“死磕”的劲儿就是勤学苦练的典型表现。
有个成语叫“滴水穿石”,说的就是勤学苦练的力量。比如邻居家的小孩学钢琴,每天雷打不动练两小时,刚开始弹得磕磕巴巴,半年后居然能流畅演奏《致爱丽丝》。这让我想到:很多事不是靠天赋决定的,而是看谁愿意把简单动作重复做、用心做。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网络资源这么多,还需要像古人那样下苦功吗?”其实科技越发达,专注力反而越稀缺。就像刷短视频能快速获得知识碎片,但真要掌握编程、外语这些硬技能,还是得关掉手机老老实实敲代码、背单词。这种“反人性”的坚持,才是勤学苦练在现代社会的进化形态。
我观察过身边那些快速成长的人,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把学习当成“打游戏通关”。比如程序员小王,每天下班后坚持在开源平台做项目,遇到难题就兴奋得像发现新Boss,这种“自找苦吃”的状态,反而让他三年内从实习生升到了技术主管。
关于勤学苦练,有个误区要特别注意——不是所有努力都值得称赞。比如有人机械式抄写课文十遍,效果可能还不如别人用心读三遍。这里的关键在于“有效苦练”,就像健身要讲究动作标准,学习也得带着脑子去反复推敲,否则就容易陷入“看起来很努力”的自我感动。
最后想说,勤学苦练从来都不是什么神秘的成功学套路。它更像种田,春天播种时看不到收成,夏天除草时热得难受,但等到秋天,那些坚持施肥浇水的人,自然会收获比别人更饱满的稻穗。这种朴素的道理,放在哪个时代都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