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gǔ dú bù
成语解释:谓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
成语出处: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颜鲁公之书,雄姿杰出,千古独步,可仰而不可及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千古獨步
英文翻译:Go all the way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独:1.一个:独子。独木桥。无独有偶。2.独自:独揽。独断专行。3.年老没有儿子的人:鳏寡孤独。4.唯独:大伙儿都齐了,独有他还没来。5.自私;容不得人:这个人真独,他的东西谁也碰不得。6.姓。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埠”(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千古独步”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一千年来独一无二”,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的成就、才华或特色无人能及。比如人们常说:“李白的诗歌豪放洒脱,堪称千古独步。”但问题来了:为什么非要用“独步”而不是“独特”或“非凡”?
这里的关键在于“独步”的意境——它不仅仅是“独特”,更强调在历史长河中的孤高感。比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历经千年风沙仍色彩绚丽,这种技艺和保存状态,用“千古独步”更能体现其时间跨度与不可复制的价值。就像有人问:“现代科技这么发达,难道做不到古人水平?”实际上,许多传统工艺依赖特定时代的环境与匠人心血,就像再先进的窑炉也烧不出宋代汝窑的天青色。
换个角度看,“千古独步”也能用在普通人身上。邻居张大爷修了四十年自行车,能靠听转动声判断车轴问题,街坊都说他“手艺千古独步”。这看似夸张,实则传递着对专注精神的敬意。毕竟在机械化时代,这种“人车合一”的细腻经验,确实可能随老师傅退休而消失。
有人可能会质疑:“现在强调团队合作,个人英雄主义还重要吗?”其实“千古独步”不一定指单打独斗。比如中国航天团队实现月球背面着陆,这个“人类首次”就是集体智慧的千古独步。它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突破还是群体创新,能在历史坐标上刻下印记的,都值得被铭记。
我曾参观过苏州刺绣研究所,看着双面三异绣(正反图案、针法、色彩皆不同)在绢布上绽放,突然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温度——它不只是冰冷的评价,更是对突破想象边界的惊叹。或许未来AI能创作诗歌、画画,但人类在特定时空迸发的灵光,永远带着时代的指纹。
下次遇到令人屏息的事物时,不妨想想:千年后的目光会如何看待此刻的我们?那些被认为“千古独步”的瞬间,或许正藏在今天的某个实验室、工坊甚至厨房里,等待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