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gǔ bù mó
成语解释:流传千万年也不会磨灭。犹千古不朽。
成语出处:清 李渔《闲情偶寄 结构第一》:“《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功绩等
繁体字形:千古不磨
英文翻译:immortal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磨:[mó]1.摩擦:脚上磨了几个大泡。我劝了他半天,嘴唇都快磨破了。2.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磨刀。磨墨。磨玻璃。铁杵磨成针。3.折磨:他被这场病磨得改了样子了。4.纠缠;磨烦(mò·fan):这孩子可真磨人。5.消灭;磨灭:百世不磨。6.消耗时间;拖延:磨洋工。磨工夫。[mò]1.把粮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一盘磨。电磨。推磨。2.用磨把粮食弄碎:磨面。磨豆腐。磨麦子。3.掉转;转变:把汽车磨过来。我几次三番劝他,他还是磨不过来。
什么是“千古不磨”?字面看是“千年不磨损”,但它真正想表达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力量。比如敦煌壁画历经风沙仍色彩斑斓,金字塔在沙漠中伫立数千年——这些实体存在,正是成语最直观的注解。
有人问:虚无缥缈的思想也能“千古不磨”吗?看《论语》就知道答案。孔子两千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至今仍是人际交往的黄金准则。思想的价值不在于物质载体,而在于持续解决人类根本问题的能力。
现代科技领域也有典型案例。牛顿力学定律三百年来始终是物理学的基石,即便相对论拓展了认知边界,但苹果落地时我们仍会先想到牛顿。这说明“不磨”的本质不是绝对不变,而是核心价值能持续为新时代提供养分。
我常想,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洪流中,什么能成为未来的“千古不磨”?或许不是某个具体内容,而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本能。就像古人在龟甲刻字,今人在云端存储,载体在变,记录与传承的欲望始终如一。
有个有趣现象:某些“过时”手艺反而焕发新生。日本刀匠用传统技法锻造现代艺术品,苏州绣娘把刺绣送上巴黎时装周。这印证了“不磨”不等于凝固,而是传统智慧与当代创新的化学反应,就像老树发新枝般充满生命力。
最后回到生活视角。我们书架上的经典名著,手机里的电子典籍,本质上都在做同一件事——把人类文明的精华交给时间检验。选择读什么、传承什么,其实就是在参与创造未来的“千古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