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zǎi yī dàn
成语解释:典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财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财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阳。后以“千载一弹”极言彼此交情深厚,甚为难得。
成语出处:典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财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财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阳。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知音
繁体字形:千載一彈
英文翻译:A bullet in a thousand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载:[zǎi]1.年:一年半载。三年五载。千载难逢。2.;刊登:登载。刊载。转载。载入史册。载于该刊第五期。[zài]1.装载:载客。载货。汽车上载满了乘客。载誉归来。2.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卸载。过载。3.充满(道路):风雪载途。怨声载道。4.姓。5.又;且:载歌载舞。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弹:[dàn]1.弹子:弹丸︱泥弹。2.枪弹;炮弹;炸弹。[tán]1.用手指弹击:把袖子上的土弹掉。2.用手指、器具拨弄或敲击乐器:弹吉他。弹钢琴。3.有弹力或用弹力发射:弹簧。弹射。4.抨击;检举:弹劾。讥弹。
提起“千载一弹”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会摸不着头脑: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它原本出自《汉书·王褒传》,字面意思是“千年才弹奏一次的琴声”,后来被用来形容极其罕见或珍贵的机会,就像错过一次要等上千年才能再遇到。举个例子,假如有人偶然拍到流星雨划过金字塔尖的瞬间,这画面就称得上“千载一弹”的巧合。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信息爆炸,每天都有新鲜事,“千载一弹”的事物还存在吗?举个实际案例:科学家发现元素周期表第118号元素时,整个研究团队等待了整整二十年。这种需要跨代积累才能实现的突破,恰如千年琴音般珍贵。不过换个角度看,普通人的生活中也有“缩水版”的千载一弹——比如刚关掉电脑就接到紧急修改需求,这种黑色幽默的巧合倒也算另类“珍贵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常被误用为“千载难逢”。其实两者有微妙区别:前者侧重事物本身的稀缺性,后者强调机遇的不可复制性。就像考古学家挖掘出保存完好的战国编钟,这是“千载一弹”的文化瑰宝;而恰好在编钟出土当天出生的考古学家女儿,则是“千载难逢”的命运巧合。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对“千载一弹”的理解可以更生活化。去年邻居家百年玉兰树突然开出双色花,整个社区争相拍照的景象让我恍悟:所谓千年一遇的珍贵,有时候就藏在眼皮底下。与其苦苦追寻传说中的奇迹,不如培养发现日常美好的能力——毕竟对个体生命而言,某些平凡瞬间的独特意义,又何尝不是专属版本的“千载一弹”?
当我们在博物馆凝视青铜器上的铭文,在实验室记录突破性数据,甚至只是在旧书摊淘到绝版小说时,或许都在经历着不同维度的“千年琴音”。这些时刻提醒着我们:珍贵的事物未必都惊天动地,但必然具备穿透时间的力量。下次遇到让你心头一颤的特别时刻,不妨对自己说:这大概就是我生命里的千载一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