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àn
  • xìn
  • b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àn xìn bàn yí

成语解释: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6卷:“若他们听过了,半信半疑,若存若亡,安得不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似信非信,拿不准

繁体字形:半信半疑

英文翻译:dubious

半信半疑的意思

半:1.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半尺。一斤半。半价。过半。一年半载。2.在…中间:半夜。半路上。半山腰。半途而废。3.表示很少:一星半点儿。一鳞半爪。4.不完全:半新的楼房。房门半开着。5.姓。

信:[xìn]1.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崇奉:信仰。信徒。4.消息:信息。杳无音信。5.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同“芯2”。8.姓。                                       。[shēn]1.古同“”,舒展开。2.古同“”,表白。

半:1.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半尺。一斤半。半价。过半。一年半载。2.在…中间:半夜。半路上。半山腰。半途而废。3.表示很少:一星半点儿。一鳞半爪。4.不完全:半新的楼房。房门半开着。5.姓。

疑:[yí]1.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2.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nǐ]1.安定,止息。2.古同“”,比拟。

成语评论

哎呦喂,今儿咱们来聊聊“半信半疑”这个成语,你懂的,就是那种心里七上八下、拿不准主意的感觉。举个例子哈,比如小明听说明天要突击考试,他一边翻书一边嘀咕:“老师说不用复习,可这消息靠谱吗?”——这就是典型的“半信半疑”嘛!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了:“这成语到底用在哪合适啊?”好问题!其实啊,它专治各种“不确定现场”。比如说,同事神神秘秘跟你说公司要发奖金了,但你瞅了瞅老板那张扑克脸,心里忍不住打鼓:“真的假的?别是画饼吧?”这时候用“半信半疑”来形容,简直精准得跟量身定做似的。

不过话说回来,为啥人会半信半疑呢?说白了就是信息不透明闹的!好比你去网红餐厅打卡,网上评价说“巨难吃”和“神仙味道”的帖子各占一半,你说你进不进门?腿都迈到门槛了还得缩回来,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矛盾心理嘛。

依我看啊,这年头半信半疑的人反而更聪明。你想想看,现在网上三天两头冒出个“惊天大新闻”,要是全盘接受,指不定哪天就被带沟里去了。倒不如像张大姐买菜似的,听摊主吹得天花乱坠时,她总要先掂量掂量:“这有机蔬菜……不会是喷了农药装纯天然吧?”

再举个职场例子。老板突然宣布要搞弹性工作制,小李嘴上说着“太好了”,心里却直犯嘀咕:“该不会是想变相加班吧?”这种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态,用“半信半疑”来形容再贴切不过。说白了,这就是现代人面对信息轰炸时的生存智慧啊!

说实话,我自个儿碰到新鲜事也常犯这毛病。前两天刷到个“躺着就能瘦”的健身视频,眼睛亮了三秒立马清醒:“真有这好事,健身房早倒闭了!”你看,保持点怀疑精神,反而能少踩不少坑。不过也别走极端,该信的时候还得信——就像天气预报说明天下暴雨,咱该带伞还得带嘛!

半信半疑的造句

  1. 造句 报刊上常有不明飞行物的报道,我对这件事半信半疑。
  2. 造句 对这件事他有点半信半疑。
  3. 造句 广告上说,喝了某种口服液就能变得聪明,我对此半信半疑。
  4. 造句 顾献梁听了以后,半信半疑,特意找了几段比较难的段落读了个开头,让钱钟书接着背诵。
  5. 造句 而权衡的结果,往往是对其证言半信半疑,需要用其他佐证来证明其真实可靠性。
  6. 造句 尽避大家都这么说,他还是半信半疑。
  7. 造句 但患者半信半疑,又经与家属联系,请家属亲自来院探望,经过面对面的交谈,解除的患者压抑在心头的忧虑。
  8. 造句 尽管大家都这么说,他还是半信半疑。
  9. 造句 我们不能以半信半疑的态度去做某件事情,否则将得不偿失。
  10. 造句 这个故事使我半信半疑,那棵榕树的确长得很像一位女子。

"半信半疑"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