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ēi gōng qū jié
成语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毫无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职道才进来,因见大帅公事,所以不敢惊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没有骨气
繁体字形:卑躳屈節
英文翻译:humble
卑:1.(位置)低:地势卑湿。2.(地位)低下:卑贱。自卑。卑不足道。3.(品质)低劣:卑鄙。卑劣。4.谦恭:卑辞。卑恭。
躬:1.自身;亲自:躬逢。反躬自问。躬行实践。2.弯下(身子):躬身下拜。
屈:1.弯曲;使弯曲:屈指。屈膝。猫屈着后腿,竖着尾巴。2.屈服;使屈服:宁死不屈。威武不能屈。3.理亏:屈心。理屈词穷。4.委屈;冤枉:受屈。叫屈。你可屈死我了。5.姓。
节:[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哎,说到“卑躬屈节”这个成语啊,咱们先举个例子:古装剧里那些小官见了皇帝,立马弯腰低头说“奴才遵旨”——你瞧,这不就是典型的卑躬屈节嘛!说白了,这词儿就是形容人为了讨好别人,连尊严都不要了。
等等,有人可能会问:“卑躬屈节和礼貌有啥区别?”(自问自答时间到!)区别可大啦!礼貌是互相尊重的社交礼仪,而卑躬屈节就像膝盖上装了弹簧,见人就跪。比如隔壁老王为了升职,天天给领导端茶倒水还喊“您说的都对”,这就有点过了对吧?
不过话说回来,卑躬屈节真的全是坏事儿吗?(敲黑板!重点来咯!)其实得看场合。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见玉帝时也会行礼,但这种行为属于职场生存智慧。可要是为了私利无底线讨好,那可就变成成语里讽刺的对象了。
依我看呐,现代人用这个成语得悠着点。比如朋友开玩笑说:“你再这么卑躬屈节地追女神,小心变成舔狗!”这时候其实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调侃。毕竟做人嘛,不卑不亢才是正道,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提醒各位老铁,用“卑躬屈节”造句时,千万别用在真心尊重他人的场景里。比如“学生对老师卑躬屈节”这种说法就不太合适,改用“毕恭毕敬”才贴切。记住啦,成语就像辣椒面——得撒对地方才够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