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ū jié rǔ mìng
成语解释: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成语出处:《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不能完成使命
繁体字形:屈節辱命
英文翻译:turn traitor for personal gain
屈:1.弯曲;使弯曲:屈指。屈膝。猫屈着后腿,竖着尾巴。2.屈服;使屈服:宁死不屈。威武不能屈。3.理亏:屈心。理屈词穷。4.委屈;冤枉:受屈。叫屈。你可屈死我了。5.姓。
节:[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辱:1.耻辱(跟“荣”相对):羞辱。屈辱。奇耻大辱。2.使受耻辱;侮辱:折辱。辱骂。丧权辱国。3.玷辱:辱没。辱命。4.谦辞,表示承蒙:辱临。辱承指教。
命: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xiàng)。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屈节辱命”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它背后的道理其实离我们很近。举个例子:一位外交官被派往他国谈判,若因个人利益向对方妥协,导致国家权益受损,这就是典型的“屈节辱命”。这种情况下,他不仅失去了职业操守,也辜负了国家的信任。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所有妥协都是“屈节辱命”吗?当然不是。比如医生在抢救病人时调整治疗方案,只要以患者利益为核心,这种灵活应变反而是专业素养的体现。关键区别在于:是否违背了核心原则与责任。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公司销售员为冲业绩向客户承诺做不到的服务,结果引发投诉。这种行为看似完成了短期目标,实则损害了公司信誉,本质上也是一种“屈节辱命”。有趣的是,我在工作中发现,越是高压环境,越考验人区分“变通”与“失节”的智慧。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现代社会的价值选择。就像外卖骑手为赶时间闯红灯,表面看是完成送餐任务,实则违背了安全守则。这种“完成任务却违背底线”的矛盾,正是“屈节辱命”在当代的生动写照。
如何在现实压力下保持清醒?我的体会是:像指南针一样明确自己的“真北”。当面临选择时,不妨多问自己:这个决定十年后回头看,是否依然问心无愧?守住核心价值的坚持,往往比表面上的任务达成更有长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