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án
  • miàn
  • bǎi
  • ché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án miàn bǎi chéng

成语解释:旧时比喻尊贵富有。也比喻藏书很多。

成语出处:《魏书 逸士传 李谧》:“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比喻统治者的尊贵富有

繁体字形:南靣百城

英文翻译:holding a high official post , governing many places and possessing enormous wealth

南面百城的意思

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指南针。南方。2.指中国南方:南货。南味。[nā]〔南无〕梵语音译词。佛教用语。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弥陀佛。无(mó)。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城:1.城墙:城外。万里长城。2.城墙以内的地方:城区。东城。3.城市(跟“乡”相对):山城。进城。满城风雨。连下数城。城乡物资交流。

成语评论

南面百城”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某个古代帝王的故事吧?其实它描述的是一种“拥有大片领土或资源”的状态,但今天的我们能用它来比喻什么呢?比如,有人创业成功后管理十几家公司,是不是也能说“他如今南面百城,每天会议排满日程”?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是不是只能用在特别厉害的人身上?”其实不然。比如你的朋友同时运营三个自媒体账号,每个账号粉丝过万,你调侃一句“你这简直是南面百城啊”,既有趣又贴切。关键不在于实际掌控多少城池,而在于那种“多线管理”的状态。

我最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很多年轻人把“南面百城”用在生活场景里。有人用智能家居控制全屋设备,开玩笑说“对着手机发号施令,感觉自己南面百城”;还有人同时跟进五个项目,自嘲“天天在工位上演南面百城”。这种古老成语的现代转化,恰恰说明语言的生命力。

有个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这个成语能跨越千年依然适用?或许因为人类对“掌控感”的追求从未改变。就像现在有人通过数字工具管理多个社媒账号,和古人治理城池本质上都是对复杂系统的驾驭。不同的是,现代人的“城池”变成了流量、数据、项目进度这些虚拟存在。

我常常想,成语就像文化基因,会随着时代自我进化。当00后们用“南面百城”形容游戏里同时占领多个据点,或者宝妈们用它描述要照顾孩子、处理家务、兼职工作的多线程生活时,这个原本充满权谋色彩的词汇,反而多了几分烟火气。这种语言的重塑过程,或许比成语本身更值得玩味。

下次遇到需要形容“同时应对多项事务”的场景,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比如看到同事同时和五个客户视频会议,你可以说:“你这南面百城的架势,要不要给你配个玉玺?”这种古今碰撞的幽默,既能活跃气氛,又能让传统文化在对话中自然流动。

南面百城的造句

  1. 造句 我和他虽是本家,但经济地位不同,犹如南面百城,所以彼此很少来往。
  2. 造句 譬如,“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这等于说,有了书,就像面对无数城堡。
  3. 造句 “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古院的书香常常萦绕在我的梦中。
  4. 造句 “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古院的书香伴着春风惹人怀想。
  5. 造句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都有通过阅读拥有知识的意思;“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更表明读书人的自我感觉可以好到目空一切的地步。